畜牧人
標題: 六和告訴了我們什么 [打印本頁]
作者: huyanwei 時間: 2007-2-10 10:11
標題: 六和告訴了我們什么
最近三四年,山東六和集團的飼料產銷量連續以高于行業5倍以上的速度增長,并于2004年晉入全國前三甲,六和的成功故事至今仍為業界津津樂道。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從六和的成功中我們能看到許多中國飼料產業經營的真諦。
1 本地化經營:飼料制造企業成功的起點
本地化經營,是指以本地人才為骨干,以本地市場為核心,以本地資源為主要依托的經營模式,它是諸多地域性產業成功發展的基本經驗。飼料產業以種植業或原料貿易業為基礎,以畜牧水產業為服務對象。由于種植業或原料貿易業及畜牧水產業因各地自然資源和經濟發展水平的顯著差異性,而呈現出強烈的地域性;加上遠距離運銷必然要增加成本。因此,飼料產業的地域特征是客觀存在的,所以,飼料產業實施本地化經營是符合經濟邏輯的必然選擇。
與許多飼料企業集團一樣,在具備一定實力后,六和在1998-2000年也曾走出山東,前往安徽、河北、河南、吉林等省投資新建分公司,并從山東總部調配骨干前去經營。但一兩年后,六和高層決定撤出皖冀兩省,暫停豫吉兩省發展,并將豫吉兩省的分公司交由成長起來的當地經理人員經營。幾個月過后,這些分公司的銷量、利潤和人氣就大幅度上升,一舉扭轉了被動局面。與此同時,在山東省內,通過劃片經營,進一步強化了省內的區域性本地化經營。幾年來的實踐表明,上述舉措十分英明。六和的經歷對于急于跨省(區)經營的飼料企業,應具有特別的借鑒意義。
2 資產輕質化:飼料企業迅速成長的最佳理財模式
做大做強是每一個飼料企業追求的目標,但這需要合適的理財模式支持,以使企業有限的自有資金、資產產銷更多的飼料,取得更大的投資回報,使企業穩健地踏上更大的發展平臺。投資買地新建廠、收購舊廠、合作托管、租賃、委托加工、貼牌生產和貿易,均可成為企業做大做強的選擇路徑。這些不同的路徑是以不同的理財模式為基礎的,并且一旦選定某一路徑后,就會產生相當程度的路徑依賴性,即在一定的融資能力下,若企業將資金過多地投向機器設備、廠房等重型資產方面,將導致企業資產流動性大幅度降低,從而使企業在增長的產業中難以及時應對更好的業務機遇,錯失加快發展的時機。因此,企業應將主要精力投放于研發設計、供應鏈建設、營銷服務和人才培養方面,積極培植核心競爭力,即資產輕質化,是成長中面臨較大現金壓力企業的最佳理財選擇。
六和是國內飼料企業集團中最早采用輕質化理財戰略的企業之一,主要表現在:以租賃和代加工方式為主,大幅度提高飼料加工能力;通過原料國際貿易大幅度提升在產業內的影響力;以出國培訓、首開企業內農牧EMBA班等方式強化對人才的吸引力;與國內外先進企業頻繁進行技術交流來提高創新力;以提倡流動辦公的方式保證決策及時。資產輕質化模式使六和在整體固定資產增長不多的情況下,企業的產銷量卻急劇增加,全年資金周轉率達20次以上,充分發揮了財務管理杠桿作用。
3 學習工作化:飼料企業提升經營能力的最佳途徑
“學習、學習、再學習”是六和多年未變的企業精神。在六和,總部、片區、各分公司和事業部每月均舉行“經營檢討會”,即利用先講不足和少講成績、自我檢查和共同會診相結合的方式,查找改進經營管理的細節和方法;不斷引進海外歸來的高技術人才,激發現有技術人員的學習動力;建立規范的顧問制度,使國內外一流人才與企業一線經理人員進行交流,使管理與技術骨干在第一時間獲得行業內最新資訊。這種學習工作化機制,使大批從學校畢業的年輕人迅速成長為富有活力和實踐經驗的經營精英,從而為六和的超速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
4 銷量優先:飼料企業獲得穩定經營業績的前提
要銷量,還是要利潤,是許多飼料企業面臨的艱難選擇。在實際生產經營實踐中,人們在更多的時候還是選擇了利潤,但六和的選擇是——堅持銷量第一,利潤第二。早在1998年春,在眾多飼料廠商還沉醉于飼料產業厚利的情況下,六和就率先主動大幅降價,實施微利營銷戰略;之后產品銷量迅速超過山東省內有名的外資企業,使六和在行業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大。由于堅持了“銷量優先”的策略,2000年之后,六和的效益就穩定地大幅度提升,并最終在2004年挺進全國行業前三甲。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銷量和市場占有率的重要性更勝短期利潤指標。通過銷量的擴大,企業可以在采購原料時獲得更大的談判力,在產品生產和銷售環節減少更多的單位開支,可利用外部市場壓力及時改進企業內部管理,可使企業取得更大的融資能力,同時也可使企業員工得到磨練。可見,唯利潤回報來評判企業業績的做法,實質上是一種危險的短視行為。
5 全方位創新:飼料企業活力的永恒來源
全方位創新,就是要突破產品或技術創新的單一思維,從公司的股權構成、治理結構、事業規劃機制、文化取向、市場營銷與服務戰略、技術研究組織、產業內合作等多層面,同時進行相關創新活動,使企業始終以旺盛的活力從事經營,以最佳的精神狀態參與競爭。從某種程度來看,六和的經歷向行業展示了全方位創新的真正內涵。 公司總部的地理位置,對于公司的發展具有特殊的意義。1995年,六和總體實力還很小,卻毅然決定將其總部由位于山東中部的內陸城市淄博遷往海濱城市青島。青島更便捷和高效的商務環境,使六和的軟實力無形中迅速增強,為以后的順利擴張提供了極佳的組織指揮平臺。
從股權構成來看,六和大體經歷了分散—集中—再分散3個階段。企業創立之初的股權分散持有,是為解創業資金之困;發展之后的股權集中,是為了消除多頭管理、實現高效決策之需;近年來一定程度的股權分散,則主要是激發再創業熱情。
六和高薪邀請業內知名人士加入高層管理團隊,通過這些人士的陸續加盟,不斷改善公司治理結構,強化高層管理的創新思維,促進各片區及分公司經營管理工作的持續改進。
1999年初,六和邀請投資地政府領導、行業技術專家、管理專家和公司經理人員,共同探討公司未來5年發展規劃,提出六和著名的“微利經營,服務營銷,近距離密集開發”三大戰略,立足山東,圍繞畜牧業,專注飼料產業經營。到2003年底,這些當時看似無法實現的事業目標,幾乎均超額達成。由此可見,廣泛參與、集思廣益的事業規劃機制,具有更好的可行性。
特別需要提及的是,六和很早就開始進行開放式合作,即將一般飼料廠不愿公開的業務如新原料的使用、銷售管理訣竅和軟件,向行業內愿意交流的同行公開,并與其共同探討相關問題。如在1999年,六和即將自己花巨資開發的銷售管理軟件無償提供給東北一家企業參考,與香港英之杰公司進行成本全透明合作。目前,這種雙贏的合作模式已被業內越來越多的企業接納。
6 沒有不可能的事情:飼料行業內大型民企之間的并購大幕已經拉開
2005年初,六和宣布2004年產銷量達240萬t,實現總產值75億元,利潤再創歷史新高。這一消息讓不少業內人士驚訝不已,當人們還未完全從驚訝中回過神來,2005年5月,六和與新希望召開新聞通氣會宣布戰略聯合,像一枚重磅炸彈,震動了整個行業。然而,從國內外無數產業變遷的歷史經驗來看,這是一種必然出現的情形,問題只是何時出現而已。事實上,近年來,美歐等國家和地區前10強飼料企業之間的并購時有發生,如藍湖(Land’s Lakes)集團就與美國境內的普瑞納公司合并。六和與新希望的聯合,只不過是向我國飼料業界發出更加明晰的強烈信息:我國飼料產業在先后經歷外企并購國企為主的第一階段(大約在1985-1994年),民企并購國企為主的第二階段(大約在1995-2004年)后,已進入民企之間、民企與外企之間并購為主的新階段,飼料產業內的并購活動將更多體現出市場經濟特征。與此同時,將飼料企業本身視同商品,并以合適的條件進行交易,對眾多熟悉飼料產品營銷的飼料企業家來說,已成為一項頗值得重視和研究的新課題。
六和10多年的發展歷史,給我國飼料界提供了不少寶貴經驗。筆者期待,已與新希望聯合的六和,能繼續為行業提供更多有益的啟示。
作者: bdwqzj 時間: 2007-11-1 14:30
從企業經營到經營企業是市場發展、行業壟斷的必然
作者: shjicheng 時間: 2007-11-3 13:47
把企業賣掉,再干一個,
作者: hcka 時間: 2007-11-29 18:06
有見解:wwde: :wwde:
作者: lishun198110 時間: 2007-11-29 18:30
整合提升,強我中華~~
作者: liuly05 時間: 2007-11-29 18:39
寫的很好啊,值得學習啊
作者: 暮雨撒江天 時間: 2007-11-29 22:41
首先告訴我們的是:價格戰是全世界商站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微利經營,讓利與用戶,那時企業的一種說法吧,
[ 本帖最后由 暮雨撒江天 于 2007-12-3 21:58 編輯 ]
作者: 暮雨撒江天 時間: 2007-11-29 22:45
其次呢,不要利潤要銷售量,這個很簡單的道理啊,不知道的還出來混什么啊.總利潤=銷售量*單位利潤,六和怎么剛開始的時候就一噸掙個50元啊?這樣的話總部能從淄博到青島?鬼才信呢, 所以我們看問題要撥開迷霧,透過現象!!!!!!
作者: 541335416 時間: 2007-12-3 21:07
寫的很好,值得好好學習!
在經過今年飼料行業的大洗牌之后,覺得:小飼料企業確實應該好好思考未來了.
作者: yong_liu28 時間: 2007-12-6 14:02
寫的很好啊,值得學習啊!!!!!!!!!
作者: xujinghua277 時間: 2007-12-11 16:24
將飼料企業本身視同商品,并以合適的條件進行交易,對眾多熟悉飼料產品營銷的飼料企業家來說,已成為一項頗值得重視和研究的新課題
作者: xuetingfeng 時間: 2008-2-15 14:32
不管是六和還是希望,我們都可以看到民營企業的一路艱辛,但是最終成功是他們的根基扎的牢,思路放的開,理想置得高.所以六和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一定要學到精髓:遠大+精辟
作者: 軌跡 時間: 2008-2-15 18:17
六和和希望之所以成功,,是那個特定年代造就的產物..
作者: chexr 時間: 2008-2-15 19:18
“微利經營,服務營銷,近距離密集開發”三大戰略,立足山東,圍繞畜牧業,專注飼料產業經營。
作者: 潘松 時間: 2008-2-15 22:58
六和的思路還有借鑒價值,但是我們現在這些飼料廠要想超越六和,只能突破六和的思路。沿著別人的路走,只能跟在后面。
作者: mylch2008 時間: 2008-2-16 10:53
為耕者謀利,為食者添福。
作者: 任明武 時間: 2008-2-16 10:57
好文章,支持一下了..........
作者: 文峰 時間: 2008-2-17 07:36
原帖由 chexr 于 2008-2-15 19:18 發表
“微利經營,服務營銷,近距離密集開發”三大戰略,立足山東,圍繞畜牧業,專注飼料產業經營。
分析的簡而易明。
作者: myhome 時間: 2008-2-17 08:20
學習,還是學習,本地化經營
作者: 雨寒 時間: 2008-2-17 08:56
了解一下,開拓思路
作者: luther 時間: 2008-2-17 11:28
學習學習再學習!超越超越再超越!
作者: SNQW2003 時間: 2008-2-17 14:45
很好的資料,值得學習,謝謝提供!!!
:handshake :handshake :handshake
作者: 機械人 時間: 2008-2-18 11:12
標題: 學以致用
本地化;
輕質化;
銷量最大化;
學習與創新;
值得借鑒,思想決定行動,觀念成就事業
作者: 馬前卒 時間: 2008-2-18 11:57
學習,學習,再學習,不斷進去才能進步.
作者: 行者說飼 時間: 2008-2-19 02:50
標題: 頂 頂 頂!
精辟,
頂!頂!頂!
作者: yangdongke 時間: 2008-2-19 07:03
標題: 看來老兄在六合混過
看來看來老兄在六合混過
作者: 南京郁氏 時間: 2008-2-20 13:24
飼料行業是一個薄利的行業,所以企業做大了才行,唯一的缺點是四處擴張那么人員結構自然混亂不堪,那需要企業花費精力去處理,企業不是國家,他的兼并相對寬松
作者: laurer 時間: 2008-2-20 21:32
飼料業的必然發展趨勢,微利經營,服務營銷,規模效應!
強!!!
哎,很多的老板還是弄不透2*5和5*2這個道理。
只是不知道,中國飼料界什么時候開始才能夠讓經銷商這塊的利潤下來一些,這樣老百姓才能獲得更多的實惠啊!
作者: liu88480 時間: 2008-2-20 21:54
亞太中慧,是不是又一個六合
作者: rr-xie 時間: 2008-2-21 10:12
思路決定出路!!!!!!!!!!!!
作者: xwbdairyman 時間: 2008-2-22 08:40
民族飼料工業的希望,怪不得這幾年學生愿意選擇六和。
作者: 憨豬 時間: 2008-2-22 08:52
2005年初,六和宣布2004年產銷量達240萬t,實現總產值75億元,~~~~~ 75億/240萬噸=3125元/噸,如此看來利潤也不低呀~~~~
作者: wfzcdyt 時間: 2008-2-22 08:55
有一定學習的價值:huahua:
作者: huayiliu 時間: 2008-2-22 09:16
好,六和給我們指出了一條路,一條值得深思的路.這才是經驗呀
作者: 321hsn 時間: 2008-2-23 10:34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作者: yanshilu94 時間: 2008-2-23 11:18
六合確實做得非常的成功,在山東平均每60公里就有六合的飼料公司,我想分布密集也是六合的一個戰略吧!
作者: hespersk 時間: 2008-2-23 22:11
六和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已經建立起完善的養殖產業體系。
作者: 宋錦峰 時間: 2008-2-23 22:19
六合值得我們學習和認真思考,民族的驕傲!:tiaotiao: :hehe:
作者: 萬錦林 時間: 2008-2-24 20:21
需要多消化幾遍 太深刻了 不知道六合在本地市場飽和的情況下 會向哪走?繼續搞強強聯合式的擴張?那他們怎么達到雙贏的?還是做橫向發展,搞一條龍呢?請大俠指點!!
作者: 消失一狼 時間: 2008-2-25 09:50
成功不能復制,關鍵在于創新,每個地方都有o
作者: jqshi 時間: 2008-2-25 11:13
六和確實是這幾年來飼料行業的領頭羊,作的不錯!值得學習!
作者: feed2006 時間: 2008-2-26 15:48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作者: amao3256 時間: 2008-2-26 18:28
有遠見的人,放長線釣大魚:xuehu: :xuehu: :xuehu:
作者: lixia2270 時間: 2008-2-27 10:06
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噢
作者: len 時間: 2008-2-27 22:08
原帖由 潘松 于 2008-2-15 22:58 發表
六和的思路還有借鑒價值,但是我們現在這些飼料廠要想超越六和,只能突破六和的思路。沿著別人的路走,只能跟在后面。
說得好!
作者: badboy148 時間: 2008-3-7 01:10
好文章啊,感謝樓主總結給我們學習
作者: vince 時間: 2008-3-8 11:46
不同的企業不同的做法
作者: liuruxiang 時間: 2008-4-13 21:33
學習了,六和在我們學校知名度很高的,我剛來學校時知道的第一個企業就是六和。
作者: hyzhanghua 時間: 2008-4-14 11:57
企業的發展還是看老板的思路和思想的高度,值得學習
作者: 超煩 時間: 2008-4-14 14:25
鄧小平同志說的好,發展才是硬道理!
要發展,就要創新,尋找市場競爭力,并明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市場鑄造了六合,六合又鑄造了市場!
作者: 張家富 時間: 2008-4-14 14:46
“學習、學習、再學習”
作者: ching1959 時間: 2008-7-10 15:40
價格戰是全世界商站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微利經營,讓利與用戶,那時企業的一種說法吧,
作者: 厚德載物 時間: 2008-7-10 16:55
各有門道。@@001:
作者: sml521baobao 時間: 2008-7-10 17:10
薄利多銷一直是種銷售的手段,尤其是現在飼料業進入一個微利行業,但無論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我們仍希望看到的是成功
作者: yumianfeilong 時間: 2008-7-11 12:56
六和、中慧又走到了一起,
是行業整合的又一創舉.....
作者: zzz19810804 時間: 2008-8-4 10:43
從企業經營到經營企業是市場發展、行業壟斷的必然
作者: 無畏戰士 時間: 2008-8-8 09:15
小胡,這么能整?在一塊的時候怎么沒看出來.
作者: laurer 時間: 2008-8-11 14:21
強強聯手,控制本地市場,強!!!!
作者: 游人學子 時間: 2008-8-11 17:44
標題: 學習
學習了,需要再加上個人的分析和閱歷沉淀的見解,和企業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去運用,很深奧啊!
作者: xidunjianjun 時間: 2008-8-12 12:46
飼料走的是量,千方百計把量做上去,總部就掙錢,部門不虧,養一群人也不錯
作者: 定軍山 時間: 2008-8-12 18:16
原帖由 xuetingfeng 于 2008-2-15 14:32 發表
不管是六和還是希望,我們都可以看到民營企業的一路艱辛,但是最終成功是他們的根基扎的牢,思路放的開,理想置得高.所以六和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一定要學到精髓:遠大+精辟
:victory: :victory: 不管是六和還是希望,我們都可以看到民營企業的一路艱辛
作者: 劉二峰 時間: 2008-8-12 21:03
學習過,收獲不少!!!
作者: dzyj1999 時間: 2008-8-13 20:03
經典,飼料企業的神話。
作者: LXH53008 時間: 2008-8-15 08:57
我們如何應對六合?無可奈何?
作者: LXH53008 時間: 2008-8-15 11:01
值得深思
作者: tian11aiguo 時間: 2008-8-15 11:18
他的商業模式可能成為他失敗的開始!最后存活的企業,一定是自我否定的!
作者: 崔若偉 時間: 2008-8-15 11:19
六和太可怕了
作者: 愛吃貓的魚 時間: 2008-8-15 14:26
企業之間的整合也是行業發展的必然,祝愿飼料行業的明天更美好!
作者: 長沙雙胞胎 時間: 2008-8-15 17:04
讓我深思
作者: yyxx 時間: 2010-7-15 21:58
哈哈 成功才是硬道理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作者: 料肉比 時間: 2010-7-19 19:30
六和把職工不當人,應屆大學生月薪是比其它單位好點,但是每天的工作時間太長,十五六個小時是經常的事,也不會給加班費,真不咋的
作者: xmc019 時間: 2010-7-20 15:46
山東六和的成功,給我們的啟示本來就不少,因為都是我們在琢磨。
別人,只要看準了方向,就去做,再去想。
不知道是不是這樣。
作者: nihaomama 時間: 2010-7-20 15:48
我也不太清楚~~~
作者: world1212 時間: 2010-7-20 15:55
飼料行業是個暴利的行業,如果能把不斷攀升的暴利化解成一種力量,一種自我發展的驅動力,我想這樣更有利于企業的發展,而且能很快建立起一種壁壘,讓別人無從追趕,這才是發展的正路。壟斷在中國是走不通的,所以別想成為最大的,但一定要成為最強的。
作者: 13679389490 時間: 2010-7-21 13:49
{:2_84:}值得思考
作者: SUNNYWISE 時間: 2010-7-21 21:38
六和的企業文化和好,善干學和
作者: wwaiwy 時間: 2010-7-22 15:16
思維的高度決定,出路的高低。
[ts]wwaiwy 于 2010-7-22 15:16 補充以下內容[/ts]
思維的高度決定,出路的高低。
作者: baike 時間: 2010-7-24 18:42
寫的非常好,挺有學習價值的
作者: dakongyi 時間: 2010-7-27 16:23
六和做得確實是好,不服不行!
作者: 玉夫行云 時間: 2010-7-27 20:08
我曾經也是六和的員工,離開六和以后才知道六和的強大與精明,主要是六和的文化對人的影響太深刻了,已經離職幾個月了,很多工作習慣仍是六和的工作習慣,還有工作思路,同時也感覺到在六和工作一年,所學的東西是很多其他企業學不到的……
作者: tianjx 時間: 2010-7-28 10:20
關鍵是要務實,要基于用戶的價值而非客戶的需求來思考企業發展方向,這是張唐之創業者的思想精髓之一。
作者: 暈菜 時間: 2010-7-28 10:26
嗯 六和很很好很強大:4d:
作者: tianjx 時間: 2010-7-28 11:46
回復 71# 料肉比
這是幾年前發表的文章,在《飼料廣角》雜志。作為書面材料,通常以積極的方向、說法來展開。事實上,每一項經驗都是相對的,每一個企業的成功都是暫時的,只有人生的探索價值是無限的。
作者: 快樂的魚 時間: 2010-7-28 12:09
六和實際上是中國飼料行業發展的方向,很欣慰,中國有六和;六和的經營理念值得所有飼料行業的人學習,真正的客戶價值的思維。
作者: llp1234567 時間: 2010-7-28 14:44
說的很好啊,不錯
作者: jeep010 時間: 2010-8-21 16:40
不錯,學習了
作者: dwkxgj 時間: 2011-3-12 22:32
是個不錯的企業
作者: 黃家浩大北農 時間: 2017-5-31 21:58
不錯挺好的!
作者: 2261341692 時間: 2017-6-1 09:28
新希望已經取代了六和。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