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標題: 仔豬寄養操作規程 [打印本頁]
作者: 29625248 時間: 2020-4-9 11:06
標題: 仔豬寄養操作規程
仔豬寄養目的
提高產房仔豬成活率、整齊度及斷奶重。將斷奶仔豬(低于3.0公斤)不合格率降低到0.5%以下,從而提高斷奶數。
各種術語定義
(1)寄養:將哺乳仔豬轉移給非親生母親哺乳。
(2)寄出:將哺乳仔豬轉出給其它母豬哺乳。
(3)寄入:將哺乳的仔豬轉入到本窩哺乳。
(4)奶媽母豬:仔豬全部斷奶或全部寄出后,繼續哺乳寄入仔豬的母豬。
寄養原則
商品豬場及GP種豬擴繁場在新生仔豬出生后12-24小時進行寄養,每天進行兩次寄養操作,上午對昨天白天出生的新生仔豬進行寄養,下午對昨天夜晚出生的新生仔豬進行寄養。
GGP核心場在新生仔豬出生后24-48小時進行,每天進行一次寄養操作,即每天上午對前天出生的新生仔豬進行寄養。
實行“寄大不寄小,寄早不寄晚”的原則。
寄養操作步驟
第一步:評估每頭母豬有效乳頭數、仔豬數、出生重與整齊度:
1)確定寄出窩及其頭數和仔豬大小:多余仔豬寄出,在首先滿足本窩仔豬均勻度的前提下確定每窩寄出仔豬的大小;
2)確定寄入窩及其頭數和仔豬大小:產活仔數少于母豬有效乳頭數,根據母豬的有效乳頭數、帶仔數、初生重和胎齡及母性確定可以寄入的頭數和大小,保證每頭母豬哺乳頭數不少于8頭,寄入仔豬大小以盡量與本窩初生重匹配為原則。
3)后備母豬盡可能多哺乳仔豬,開發好所有的乳頭。
第二步:根據寄養計劃調整母豬的哺乳頭數
掉隊仔豬的寄養操作(5-7日齡):
首先確定需要寄養的饑餓仔豬和頭數:
1)每天識別饑餓仔豬:3日齡后沒有固定的乳頭吃奶或乳汁攝入不足,正常生長發育受阻(體重低于同窩仔豬體重的70%)的仔豬;
2)母豬無乳或突然死亡,不能完成哺乳,需要寄出全部仔豬。
然后:根據需要寄養的頭數從產房日齡最大的房間(或單元)挑選奶媽母豬;
其次:將奶媽母豬轉移至仔豬需要寄養的房間或需要轉移的房間,并將需要寄養饑餓和生長發育落后的仔豬從原窩移出分配給奶媽母豬繼續哺育。
每個單元臨產母豬上床時,預留空欄準備轉入奶媽母豬和寄養饑餓和生長發育落后仔豬,
預留空欄數一般為每20-24個產床預留一個空欄。
奶媽豬的條件和要求
1)必須是乳腺發育及泌乳性能好的母豬,所帶仔豬體重較大、斷奶頭數超過10頭;
2)首選斷奶后計劃淘汰的泌乳性能好的母豬;
3)次選2胎及以上的泌乳性能好的經產母豬,盡量不使用頭胎母豬;
仔豬寄養注意事項
(1)新生仔豬出生后12小時內必須吃足初乳;GGP核心場母豬分娩后仔豬按育種部要求在仔豬出生后24小時內完成編耳號、出生登記后,寄養在出生后24-48小內完成。
(2)病仔豬不寄養,原窩治療。
(3)無自主吮吸母乳能力的新生仔豬、無飼養價值不做寄養,直接處死。
(4)新生仔豬寄出日齡、個體大小與寄入窩仔豬相近,日齡差距最小。
(5)遵循寄養范圍和數量控制在最小的原則,如果評估不需寄養(寄入和寄出),盡量維持原窩不動。
(6)發生疫情時,根據獸醫部要求決定是否停止寄養。
寄養方法總結
第一次寄養
1、將產房出生后1天左右,每一窩最弱的幾頭仔豬10-12頭為一窩寄養到這幾窩中奶水最好的母豬欄中,讓弱小的仔豬能夠吃到足夠的奶水。
2、將產房最大、最健壯的仔豬同樣以10-12頭為一窩寄養到奶水差點的母豬欄中,這樣可以均衡母豬的奶水不足的情況,保證仔豬都可以吃到足夠的奶水。
3、其他的根據產仔數來調整每窩頭數就可以了。
第二次寄養
根據第一次寄養后的情況,將產房每一個母豬欄中掉隊的幾頭仔豬挑選出來,以12-14頭為一窩,集中寄養到奶水最好的母豬欄中,奶水最好的小豬補位到挑出的母豬群。
寄養方法總結
做為寄養用的母豬,需要已經哺乳了21天,有比較高的泌乳力,但這些母通常不愿意接受比較小的仔豬。那么現場怎么操作呢,請見下圖:
母豬接收寄養仔豬后,它們會有何反應呢?
第一步寄養母豬:分娩后1周接受新生仔豬;
第二步寄養母豬:分娩后3周接受1周齡仔豬。
兩步寄養操作示范
這里我們需要挑選三頭母豬進行過渡,這3頭母豬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頭母豬:需具備母性好、溫順,奶水好的條件,所帶小豬個頭大,已經符合斷奶的標準(要斷奶的仔豬21天到23天)。
第二頭母豬:產后8~10日齡的母豬,所帶仔豬的重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頭母豬所帶小豬的重量。
第三頭母豬:產后3-5日齡的母豬,所帶仔豬的重量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頭母豬所帶小豬的重量。
寄養前撒干燥粉
在寄養時,我們先在三頭母豬的鼻子上撒上干燥粉,同時也需要對寄養的小豬全身撒上干燥粉,這樣做目的是為了掩蓋仔豬的異味,減少母豬對寄養仔豬的排斥。
寄養順序
①將第一頭母豬的小豬進行斷奶;
②完成后,將第二頭母豬的仔豬全部轉至第一頭母豬欄舍,進行飼養;
③最后將第三頭母豬所帶小豬全部轉至第二頭母豬的欄舍進行飼養;
④第三頭母豬則留下來帶超出母豬養育能力的過剩仔豬和無奶水母豬所帶的仔豬,以及出生后生長緩慢的弱仔。
寄養注意事項
1.寄養時間最好選在母豬上午吃完料后進行。
2.寄養時,一定要保證仔豬吃足初乳,也就是仔豬出生后12-24小時候才能夠進行寄養,因為初乳過后母豬奶水的“質”都是一樣的,只是奶水的“量”有差異。
3.寄養時每個母豬欄中的仔豬數量要均勻調整為12-14頭,超過14頭的仔豬要另外寄養到一個母豬欄中。
4.寄養時每個母豬欄中的仔豬大小也盡量要均衡,保證所有仔豬能夠同步成長。
5.產后3天內進行第一次寄養時,按照仔豬的大小進行寄養調整。
6.同期生產的仔豬當弱仔數量達到12-14頭時,就要按照弱仔情況來進行調整,要是弱仔數量未達到12-14頭時就按照大小進行調整。
7.寄養時觀察母豬奶水同時,也要觀察胎次和母豬的母性同時母豬產仔卡上詳細記錄所有轉移小豬的信息。
結束語
仔豬寄養,看似是一件非常簡單的工作,但實際操作中有很多細節需要我們注意,寄養完成后,我們仍要及時關注仔豬和母豬的狀態,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仔豬寄養的目的是為了成功養活更多弱小的仔豬,提高斷奶均勻度和斷奶重以及斷奶數。寄養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準確判斷母豬奶水的好壞,同時加強弱小仔豬的護理,這樣才能夠提高豬場的生產力。圖中2、3兩頭母豬奶水如何大家可以仔細揣摩,那可都是標準的鐘形乳房呀!
來源:養豬職業經理人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