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微量元素調控蛋殼品質的作用機理還不能完全確定。近年來的研究主要解析了其在蛋殼生物礦化過程中的作用,即以蛋殼為關注點,解析在蛋殼各個形成階段中的作用。基于微量元素的抗氧化、免疫調節等廣泛的生理作用,可能還需考慮其對雞體狀況、蛋殼腺或離子轉運的可能調節作用。應從整體上分析判斷,而不能將蛋殼形成過程孤立研究。此外,新技術的研究結果需要進行整合,如從蛋殼超微結構形成角度解析的可能機理,與組學結果的相互驗證、聯合使用。
② 微量元素的理性使用。一是需要區別機制研究和應用性研究,再指導生產中適宜劑量的選用。二是微量元素的調控作用的討論不應忽略基礎飼糧中的本底含量。基礎飼糧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常會因不同批次或地理區域的飼料原料,呈現較大變異。即使相同配方配制的玉米-豆粕型基礎飼糧,不同批次之間含量相差也可能很大。
③ 單從蛋殼品質指標及應用性價比來看,有機微量元素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優勢可能并不很大。但從養殖環境污染及降低微量元素排放的考慮,相對低劑量有機微量礦物元素的使用將更具有生態效益。也有學者提出,有機錳需要考慮其螯合程度而不能僅僅依據有機和無機來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