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的養殖模式是到年底干塘,不干塘魚就不能全部捕撈上來。冬天凍塘、曬塘,到了第二年又要注水,然后放養,一年換一池新水,養一塘魚,既浪費水、污染環境,養殖效益也不高。有沒有人算過,這樣下來,在水產養殖上全國一年得浪費多少水。把這些水凈化后循環利用,一年節約的水夠缺水地區多少人使用。循環水養殖最大的特點就時節水,環境效益好。
再一個就是生產可控,傳統的養殖模式受天氣影響大,遇上個陰雨天,水中溶解氧低,全塘魚都有可能翻白,功虧一簣。從操作上來說也麻煩,巡塘、清淤干啥的,現在沒什么人愿意做這些累活了。新聞有報道,說是有個養殖戶在飼料廠的鼓動下陰天向魚塘里撒飼料廠贈送的小球藻,死魚15萬斤,凈化水質又花了幾萬塊,維權困難。養殖戶大都是農民,再遇上這些不懂技術裝懂的無良商家,賠本是常有的事。循環水養魚不受天氣限值,水質處理好,不向水中加外來物質啥的,不引入污染,就杜絕了類似這種問題的發生。
搞水產養殖從根本上來說就是為了掙錢,增加收益是養殖戶最終的追求。循環水養殖水質好,給魚類提供好的生活環境,流速、水溫調控到魚最適宜生長的溫度,一年可以養3、4茬魚,而且具有高的養殖密度,收益自然高了。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