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畜牧人

標題: 豬的營養 - 泌乳期母豬飼喂管理:妊娠期飼喂要點 [打印本頁]

作者: 29625248    時間: 2017-12-18 09:50
標題: 豬的營養 - 泌乳期母豬飼喂管理:妊娠期飼喂要點

  泌乳母豬的飼養管理存在很多挑戰,現代母豬經過遺傳改良后瘦肉率和繁殖力升高,進一步加大了克服挑戰的難度。

泌乳母豬飼養管理挑戰

  在窩產仔數增加的情況下提高母豬泌乳量,這是現代母豬飼養管理的一個難題。母豬泌乳量必須支持 2 - 3 kg/天或更高的窩增重速度 (Etienne et al., 2000)。這相當于母豬每天需要泌乳8-12 升或更多(Noblet et al, 1998)。其二,性成熟后母豬體重 (260-290 kg)增加,基本維持需求也相應增加(Noblet et al., 1998; Dourmad et al., 2001)。遺傳改良后,母豬日增重和瘦肉率增加,但是食欲和采食量反而下降,不能滿足日益增加的能量需求 (Noblet et al., 1998)。現代豬場使用的飼料代謝能為13.6 MJ ME/kg 或 3250 kcal ME/kg,泌乳期母豬飼料需要量很大,這給許多豬場帶來挑戰(見表1)。事實上,母豬食欲下降,無法滿足如此高的能量需求,母豬只能動用身體儲備。

(, 下載次數: 118)

  動用身體儲備導致母豬體重大幅下降,泌乳量下降,窩增重也下降,母豬隨之出現繁殖問題 (Aherne, 2001)。以上結論得到了大量證據支持,這些證據表明泌乳是母豬生產力和繁殖效率的關鍵。因此,對于現代瘦肉型高產母豬來講,我們必須竭盡一切實現泌乳期母豬采食量最大化(Goodband et al, 2006)。

影響泌乳期采食量的因素

1. 妊娠期飼喂:妊娠期過度飼喂將會導致能 繁母豬或后備母豬在泌乳期的采食量下降(Quiniou et al, 1998; Whittemore, 1998; Noblet et al., 1998)。此外,母豬妊娠期過度飼喂導致的遠期后果就是肥胖和過早淘汰(由于生產力降低或跛行)。母豬妊娠期飼喂量經常是由飼養員主觀評定,導致對母豬 體況的錯誤估計,造成分娩時母豬肥胖 (Goodband et al., 2006)。應該在客觀評估妊娠母豬體重、體況(眼觀和觸診髖骨進行體況評分)及背膘厚度后進行精確飼喂 (Dourmad et al., 2001; Goodband et al., 2006)。堪薩斯州立大學進行的研究(見表2)表明分娩時較肥的母豬在泌乳期的采食量也較低,體內儲備動用量增加,下一胎次窩產仔數下降(Young et al., 2004)。大部分學者都認為分娩時背膘厚度≥23mm ,母豬泌乳期采食量下降 (Aherne, 2001; Dourmad et al, 2001, Goodband et al., 2006)。

(, 下載次數: 120)

  娠期母豬的飼喂可以通過人工喂料或者電子飼喂系統完成,但是無論怎樣,我們必須每日查看是否實現了精確飼喂,因為每個批次飼料密度和體積會有些許變化 (Goodband et al., 2006)。為了實現根據飼料密度和飼喂目的精確調節飼喂量,妊娠期飼喂方案應該由營養學家定期驗證。圖1 顯示一美國大型豬場曾在妊娠期過度飼喂,降低妊娠期飼喂量后,泌乳期母豬采食量變化。

(, 下載次數: 120)

  妊娠末期飼喂量反而需要增加,這樣可以避免分娩前能量負平衡,也為泌乳早期提高飼料采食量 (Whittemore, 1998; Aherne, 2001) 和順產(Quiniou, 2005)奠定基礎。

  泌乳期母豬飼喂管理可以總結為“飼喂起點高,增速快”。泌乳期飼喂原則就是保證分娩后第一天進食量與妊娠期最后14天相同,進食量至少為2.5 kg。但是我們經常看到母豬在分娩后第1天吃3 - 4 kg 飼料,這是由于這批母豬在妊娠期的飼喂得到了良好控制,母豬體況良好而不肥胖。泌乳母豬每日飼料量應該在分娩之后增加 0.5 kg/天,最好1.0 -1.5 kg/天。研究表明,在泌乳早期限制飼喂(防止乳房堵塞、乳汁減少、仔豬腹瀉、母豬便秘、食欲不振)能夠降低泌乳期采食量,這其中有兩個原因:

  研究表明30-35%(1/3)母豬在泌乳期第二周連續2-3天采食量明顯下降,而30%母豬無任何拒食表現(Aherne, 2001)。因此,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那些采食量沒有明顯下降的2/3 母豬的飼喂,而對于那些采食量明顯下降的母豬定制飼喂方案,而不是相反。如果一只母豬降低采食量,或者停止采食1頓或者1天,應檢查其生命體征如溫度、乳房等,必要時清空料槽,再盡快恢復拒食當天本應分配的飼料量。

  每日飼喂量應該使用飼料預算卡記錄下來,用大頭針將飼料預算卡別在料槽上或者其它設施上,用以追蹤每日采食量 (Goodband et al., 2006)。這樣做使得工人之間的交流和協調也更加方便。

  母豬應該總是給予足夠的時間進食。因為她們每小時為10-12 只仔豬泌乳。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提供2-3次飼料。向飼料中加水可以增加采食量3 - 12% (Quiniou et al., 1998; Genest and D’Allaire, 1995) 。但是不要加太多水,因為這將造成飼料浪費、過度稀釋、發酵以及衛生隱患。料槽在一天中大部分時間必須有足夠飼料,但是也要同時保證料槽的清潔,這種做法稱為“根據食欲喂料”,與”自由采食“最接近。堪薩斯州立大學進行的研究表明,20%料槽在泌乳期某段時間是空的,這是豬場實行限飼策略造成的惡果(Tokach, 2002)。

結論

  母豬泌乳期成功飼喂管理可以總結為“使采食量最大化”。泌乳期采食量最大化對于瘦肉型多產母豬的影響包括斷奶-發情間隔縮短、分娩率和窩產仔豬數升高,許多研究和現代豬場實踐都證明了這一點(圖5 和 圖6)。這看起來很簡單但是事實上這給豬場提出了挑戰,有時豬場有必要克服固有觀念如在泌乳期限飼,在實際問題上采取科學方法。妊娠期母豬飼喂、泌乳期管理、環境溫度、水、設備和人員是泌乳期飼喂管理成功的關鍵。

(, 下載次數: 112)

圖5. 泌乳期采食量和分娩率關系(Goodband et al., 2006)

(, 下載次數: 127)

圖6. 泌乳期采食量和下一胎窩產仔數的關系(Goodband et al., 2006)

來源:Pig333     作者:Michel Vignola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gzdxslyou.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