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邊總,也許是最大的收獲
邊總實在的性格,與他的老總身份,不知道是怎么協調統一的,暫時我還無法理解
邊總是做油脂飼料的,他給我看了他的新產品---均質乳化油,我師父在講課的時候,1個小時內4次提起此種能量飼料,可見,博士之重視!
眾所周知,當日糧能量濃度達到一定的水平的時候,就很難再增加了,唯一的辦法就只能是添加油脂了,而豬對長鏈的飽和脂肪酸是無法消化的,甚至是負擔,損傷,導致豬腹瀉,但這種體外乳化的短鏈不飽和脂肪酸,小豬卻能很好的完全吸收,那么,對于養豬這件事,有什么意義?
在我看來,可以分為功能性與營養性兩個方面:
功能性:對抗應激!
1,產后母豬。產后母豬自身營養短時間嚴重流失,需要大量的能量補充,而由于受到采食量的制約,這個問題解決起來總是很棘手,但高消化率的均質乳化油,看起來正好大顯身手
2,運輸應激。外購仔豬的最早幾天的應激,導致的采食量減少,使得小豬的免疫力急劇下降,同樣需要大量的能量補充,豬吃飽了,就睡覺,睡著了,還談什么應激?
3,疾病應激。這些年的高熱,我個人比較傾向的 觀點,就是只要豬15天內不會因為停食導致衰竭死亡,就能自愈,那么,如何保證豬在這15天內的能量,就成為關鍵了,之前,葡萄糖的說法,就拯救了很多豬,但葡萄糖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大量使用葡萄糖會導致豬的食欲嚴重降低,并產生水狀腹瀉!那么,此時,這種極容易被小豬吸收的乳化脂肪,就成為一種豬的活命手段了
4,口感。彌補干粉料產生糊嘴的問題。
營養性:
1,能量。目前豬的能量飼料中,玉米仍然是不可取代的。但是同樣,玉米的霉菌毒素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養豬業的發展。而根據花錢買營養這種觀點看,在價格上,乳化脂肪大約是玉米的2倍,而若考慮到消化率,由于乳化脂肪的高消化率表現,則拉平了這兩種原料價格上的差距。其中最重要的,乳化脂肪酸,根本不存在玉米霉菌毒素的問題。
2,維生素。保障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盧老師在講課時多次提醒大家,問題的關鍵不是添加了多少營養,而是豬可以吸收多少營養!那么,該如何保證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呢?
3,脂肪本身的意義。小豬越小,身體脂肪含量越低。但是,盧老師也同時提醒大家,小豬腸道自始至終是含有相當大比例的脂肪的。是不是說明脂肪對腸道的發育有不可取代的特殊地位?
最后說一下,邊總是紫末的家長,哈哈
|
原帖由 horsegreenhill 于 2008-5-25 10:56 發表
能量是個關鍵的東西,用乳化的脂肪作為能量來源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其實豬乳中的脂肪就是已經分散的很好的脂肪顆粒了,說白了我們還是向母豬學了一招,呵呵,這說明自然的選擇進化是很完美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 ...
原帖由 horsegreenhill 于 2008-5-25 10:56 發表
能量是個關鍵的東西,用乳化的脂肪作為能量來源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其實豬乳中的脂肪就是已經分散的很好的脂肪顆粒了,說白了我們還是向母豬學了一招,呵呵,這說明自然的選擇進化是很完美的,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