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楊華云)對于食品安全法里未予規定的QS(質量安全)制度,既使企業將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轉嫁于政府,又增加了企業負擔。昨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任茂東在審議食品安全法執法檢查報告時表示,法律未規定QS制度,建議國務院取消該制度。 建議取消食品QS標識 任茂東認為,政府部門給食品帶著QS標識,向公眾承諾該食品是安全的,“一旦發生食品安全問題,本來是公民向企業討公道,變成了向政府討說法。”他以三鹿奶粉事件為例,“本來三鹿奶粉倒閉后,受害人已經沒有辦法找人了,現在找政府,有兩條:一個是當時的免檢;一個是QS標識。” 任茂東經過查詢,發現目前世界上196個國家和地區,只有中國實行了QS制度。“企業的牌子就是向消費者承諾,跟政府沒有關系。” QS也增加了企業的成本。他算賬,如一個生產罐頭的小作坊,需要申辦多個QS證書,“申請一個QS證書400元,審查費用是2000元,這是明文規定的,還有灰色的費用,質檢部門同樣拿審查費,加起來至少2萬元。5至6個證書,12萬元。一個小企業一年才掙多少錢?” 食品安全要多點憂患意識 “問題奶粉”不久前重現市場,亦引起委員關注。 高洪委員表示,媒體報道2008年尚未銷毀的三聚氰胺奶粉又進入市場,“這對我們監管部門來說又是一個挑戰。” 熟悉食品安全監管的李傳卿委員坦言,對食品安全狀況要多點憂患意識,千萬不要估計過高,“形勢依然嚴峻。” ■ 簡介 QS標識 QS是食品“質量安全”(QualitySafety)的英文縮寫。質檢總局規定:實施食品生產許可管理的食品,出廠前必須在其包裝或者標識上加印(貼)QS標志和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 質檢總局食品司有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說,QS是表示生產企業具備了生產許可必備條件的標志,QS標志和生產許可證編號是產品標識的組成部分。 摘自: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