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浙江省嘉興桐鄉市洲泉鎮湘溪水產養殖園區里,養殖戶們為了收獲太湖白魚都忙活開了。可是園區內的養殖戶王海云卻愁云滿面,原本打算元宵節后將魚全部賣到市場上,但這一網撒下去后,他驚呆了,同樣的周期,人家出售的白魚足足有2斤多,可他養殖的白魚連1斤都不到。 “如果說市場行情不好,要虧本的,我能理解,但我這個白魚未免也太小了,我養魚已經養了7年了,養殖技術絕對是沒有問題。所以現在出現這樣的事情,我懷疑主要是那個飼料不好,人家的白魚可以賣了,而我家的白魚還這么小哪能賣啊。”養殖戶王海云介紹,由于去年他給魚兒喂養的紹興通威飼料,幾個月下來,魚兒就是長不大。 王海云的妻子告訴記者:“當初,我們要的是0號料,可他們卻發給我們1號料,他們說里面這個成份是一樣的,其實是騙我們的,這個標簽上打印出來的成份都不一樣。起先在購買飼料時就已經懷疑有問題了,但在銷售員的保證下,我們還是相信了。” 對養魚經驗豐富的王海云來說,他一直用同樣的方法飼養白魚,像今年魚兒長不大的情況,他還是頭一回碰到。為證實王海云的說法,記者拿著王海云食用了紹興通威飼料的魚兒跟邊上養殖戶的魚兒進行比較,發現同樣周期的白魚,確實小了不少,其他養殖戶的白魚大多在2斤以上,而王海云的白魚只有7兩至8兩左右,確實相差很大。 “原先以為一個魚塘需要三四輛汽車來裝運,可現在我養的這些魚這么小,我估計還用不了一輛汽車來裝運。”王海云說,他目前有60畝水塘的白魚,吃的全部是紹興通威飼料,估計另外的魚塘也好不到哪里去,今年損失已成定局,粗算一下要虧掉20萬元左右。 “哎,今年真倒霉,一年的希望就這樣泡湯了。”王海云說,一定要把事情弄個水落石出,如果確實是因為飼料問題,他將拿起法律武器為自己討回一個公道。本報將繼續跟蹤報道。 編后語:細節決定成敗。發生在王海云身上的事,或許是飼料問題,也或許是養殖過程中一個細小的疏忽,才造成了他現在慘痛的損失。因此,作為養殖戶,一定要從源頭上注意每一個細節,抓好每一個環節,并且要在技術層面上嚴格把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致富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