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蛋白氮定量的檢測方法中,比較常用的方法是硫酸銅沉淀法和氨基酸測定法。除此之外,本文根據非蛋白氮的組成結構的不同,采用水解蒸餾法對樣品中的非蛋白氮進行檢驗。 一、硫酸銅沉淀法 根據非蛋白氮的化學性質來看,大部分溶于水,一部分在常溫下不溶水,但在沸水中溶解。根據此種性質,可以先將樣品煮沸,用硫酸銅將樣品中的蛋白質沉淀下來,由于非蛋白氮已經溶于水,故可用過濾方法將其與樣品中的蛋白質分離。在過濾時,水的溫度一定不能太低,否則象雙縮脲一類的物質會因為不溶于常溫水而不能被過濾掉。用此種方法測定出的蛋白質含量稱為樣品的真蛋白質。但實際上,此種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非蛋白氮不溶于沸水,或者將一般的非蛋白氮微囊化,此種方法測出的結果會與樣品中的實際真蛋白有很大的差異。 二、氨基酸測定法 為了真正能夠判定樣品中是否摻有非蛋白氮,需測定樣品中的氨基酸含量。無論采用經典的氨基酸自動分析儀分析(柱后衍生),還是采用比較快捷的HPLC分析(往前衍生),將所測定的氨基酸總量相加得到一個總氨基酸數值,然后將此數值乘以6.25為M,和用凱氏定氮法測定的粗蛋白質N相比較,M至少為N的85%(M可能略大于N)。如果低于此數值,則可以判定該樣品中摻有非蛋白氮。 三、水解蒸餾法 1、原理:非蛋白氮主要包括五類:尿素及其衍生物類、氨態氮類、銨類、肽類及其衍生物、動物糞便及其它廢棄物類。如果在原料中摻有氨態氮類、銨類和糞便比較容易判斷(可采用硫酸銅沉淀法加鏡檢),一般很少將肽類及其衍生物摻入其中,剩下比較難鑒別的就是尿素及其衍生物。尿素和尿素衍生物經過強酸或強堿水解為氨鹽或氨和其它的物質,在強堿的條件下可以蒸餾出氨氣,原料中的蛋白質經過水解成氨基酸鹽,氨基酸鹽在強堿條件下穩定,從而可將非蛋白氮和真蛋白氮進行分離。 2、儀器和設備:酒精噴燈,試管和其它常用的儀器。 3、試劑與溶液:6mol/l的鹽酸溶液和其它常用的試劑。 4、測定方法:本文只列出用酸水解的方法。采集有代表性樣品約100g,混勻后用四分法縮分出209左右,將其粉碎,使其全部通過60目樣品篩。精確稱取0.3000g的樣品,置于容積為60ml的試管底部(注意樣品勿沾在管壁上),加入30ml 6mol/l的鹽酸溶液,將試管在距試管口1~2cm處用噴燈加熱并封口。將封好的試管置于干燥箱內,于110℃下水解24h。冷卻后打開試管,將水解液過濾至10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反復多次沖洗試管和濾紙,然后定容至刻度。用10ml移液管移取10ml樣液移入半微量式定氮儀的反應室中,加入20ml 1∶1的氫氧化鈉溶液蒸餾10 min,余下的步驟按照測定粗蛋白的方法進行操作,得出樣品所消耗的鹽酸的體積為V1(ml)。同時作空白滴定可得消耗的鹽酸的體積為V0,設所稱樣品的質量為M(g)。 5、非蛋白氮的粗蛋白質計算公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