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烈日進入夏季,我們會發現個別教保料企業的作品偶有產生哈喇味的市場投訴,產生哈喇味的教保料不僅嚴重影響動物的健康與福利,也會招致教保料工廠的嚴重客訴與客戶流失,下面我們談談教保料產生哈味的原因、危害與預防。 一、教保料哈喇味產生的原因: 動物飼料在加工、運輸和貯藏過程中容易腐敗變質,產生不愉快的氣味,俗稱哈喇味。(教保料工廠最常見的是油脂氧化酸敗)。飼料氧化酸敗,其實質是由于其中含有不飽和鍵的物質(脂肪、脂肪酸、脂溶性維生素及其它脂溶性物質)的氧化酸敗。脂類氧化酸敗分自動氧化酸敗和微生物氧化酸敗,它們可同時發生,但也可能由于油脂本身的性質和貯存條件的不同而主要表現其中1種。 1、油脂的自動氧化: 油脂自動氧化是化合物和空氣中的氧在室溫下,未經任何直接光照,未加任何催化劑等條件下的完全自發的氧化反應,隨反應進行,其中間狀態及初級產物又能加快其反應速度,故又稱自動催化氧化。脂類的自動氧化是自由基的連鎖反應,其酸敗過程可以分為誘導期、傳播期、終止期和二次產物的形成四個階段。飼料中常常存在變價金屬(Fe、Cu、Zn等)或由光氧化所形成的自由基和酶等物質,這些物質成為飼料氧化酸敗啟動的誘發劑,脂類物質和氧氣在這些誘發劑的作用下反應,生成氫過氧化物和新的自由基,又誘發自動氧化反應,如此循環,最后由游離基碰撞生成的聚合物形成了低分子產物醛、酮、酸和醇等物質,從而令教保料產生難聞的哈喇味。 2、 油脂的微生物氧化: 微生物氧化是由微生物酶催化所引起的。存在于植物飼料中的脂氧化酶或微生物產生的脂氧化酶最容易使不飽和脂肪酸氧化。熒光桿菌(Pesudomonas fluorescens),曲霉菌(Aspergillus)和青霉菌(Penicillum)等微生物對脂肪的分解能力較強。飼料中脂肪含水量超過0.3%時,微生物即能發揮分解作用。脂肪分子在微生物酶作用下,分解為脂肪酸和甘油,油脂酸價增高;若此時存在充足的氧氣,脂肪酸中的碳鏈被氧化而斷裂,經過一系列中間產物(酮酸、甲基酮等)最后徹底氧化為CO2和水,造成教保料營養價值和適口性的下降,并產生一系列的毒害作用,給養殖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二:教保料產生哈喇味的危害: 1、影響飼料廠的經濟效益:隨著畜牧業及飼料工業的不斷發展,養殖場(戶)對飼料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精細,一旦飼料產生異味,勢必影響飼料的銷售,給飼料廠造成經濟損失。 2、降低飼料的適口性和營養價值:豬的嗅覺非常靈敏,教保料出現哈喇味會降低其采食量,而且油脂酸敗會造成某些營養成分的破壞,影響B族維生素的吸收,動物長期食用會產生必需脂肪酸和維生素缺乏癥狀,如腦軟化癥,母畜不孕或孕畜流產以及總體性能和抵抗力降低。影響機體酶活,造成代謝紊亂,使得生長發育遲緩;降低動物免疫功能;影響消化吸收功能。動物食用氧化酸敗的飼料后,整體表現是攝食量下降,體重增長變緩,飼料報酬降低。Sallman在漢諾威獸醫大學的實驗表明,肉仔雞在食用氧化酸敗的油脂后,攝食量下降20%,體重增長降低33%,飼料報酬降低19%。 3、對葉黃素等色素產生破壞作用: 氧化產物對葉黃素的吸收沉積有不良影響,導致蛋黃及肉雞皮膚,腳脛著色不佳。 4、氧化酸敗產物與飼料中活性氨基酸反應:尤其是與蛋氨酸,賴氨酸,胱氨酸等反應后,降低飼料的營養價值,動物食用后甚至會危及健康。 三、預防措施: 1、 改進飼料配方和飼料加工工藝 (1)慎重選擇飼料原料 :飼料原料對于教保料的氧化酸敗具有重要的影響,尤其是飼料當中脂類物質的種類、含量以及脂類本身的不飽和程度。Gunstone等(1983)研究發現,油酸甲脂、亞油酸甲脂、亞麻油酸甲脂自動氧化的速度比是1﹕27﹕77。亞麻油酸和其它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速度比油酸高得多,說明油脂的不飽和程度越高,精煉程度越低,則越容易發生氧化酸敗。飼料原料經過制粒或氫化可有效降低飼料氧化酸敗的可能性。教保料工廠尤其要注意油脂的添加量與采購篩選與查驗,發現問題要刨根問底和水落石出。 (2)合理確定微量元素的添加量: 微量元素Fe、Cu和Zn等對于促進動物的生長,保證動物的健康具有積極的作用,但同時這些金屬離子又是脂類自動氧化的良好催化劑和抗氧化劑的拮抗因子。不同的金屬離子其催化和拮抗的效果不同。Gordon(1990)研究證實,不同二價金屬離子對油脂保存期縮短一半時所需濃度是不一致的,Cu2+ 0.05×10-6/kg、Fe2+ 0.60×10-6/kg和Mn2+ 0.60×10-6/kg。飼料中含Fe3+ 2 mg/kg時,可使酚類和醌類等抗氧化劑活性幾乎完全消失。因此我們在制作飼料配方時,既要考慮微量元素的營養作用,又要考慮其對飼料保存的影響,合理配比,找到微量元素最適添加劑量。要控制高銅、高鋅、高鐵的使用。使用微量元素添加劑時最好使用微量元素螯合物。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濃縮料或配合料中使用高銅,要選擇使用顆粒狀的,避免使用粉末銅,也可以降低微量元素的自動氧化催化劑效應。 (3)合理選擇和配比維生素 :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A、維生素E和維生素C能有效地保護脂肪免受氧化。維生素E可以通過中和過氧化反應鏈所形成的游離基和阻止自由基的生成使氧化鏈中斷,從而防止脂質的過氧化和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損害。維生素C是氧去除劑,并可使主要的抗氧化劑再生,而β-胡蘿卜素是單氧清除劑。據李軍生等(2003)報道,維生素E配合維生素C或檸檬酸使用,其抗氧化效果更好。 (4)合理添加適量抗氧化劑: 抗氧化劑按其作用機理可分為鏈終止型抗氧化劑和預防型抗氧化劑兩大類。添加抗氧化劑可有效阻止脂類氧化酸敗,而添加劑量和種類是油脂穩定性的決定因素。抗氧化劑在配合飼料中添加0.3-0.4公斤/噸可有效抑制氨基酸、蛋白質、脂肪、油脂、天然色素、維生素A、D、E、K等的氧化變質,有效防止飼料哈喇味的產生。 (5)要定期清洗油罐和做好清潔生產:防止微生物的孳生以及飼料在倉壁上的長期存留。 (6)要做好原料和成品的倉儲品控和最佳保質期:豆粕、魚粉等原料,夏季的倉儲時間不超過2個月,冬天不超過3個月。而對于膨化玉米、膨化大豆等原料,夏季倉儲時間控制在7天以內,冬天15天以內。石粉、氫鈣等比較穩定的原料倉儲時間可長一些,控制在一年以內。教保料成品的倉儲品控貯存日期最好控制在15日以內。 2、 改善儲藏環境,控制酸敗條件 (1)降低儲藏溫度: 隨溫度升高脂肪酶活性增大,微生物生長速度增加,從而加速油脂酸敗的速度。所以降低溫度有利于飼料的保存。 (2)控制飼料原料水分,降低飼料的含水量:環境濕度和飼料含水量是影響飼料微生物繁衍的重要條件。配合飼料含水量或飼用油脂的含水量較高時,能促進油脂的水解酸敗。 (3) 降低飼料包裝中含氧量: 氧和過氧化物不斷地對飼料進行著氧化作用,產生自由基作為脂類自動氧化酸敗的誘發劑。降低飼料包裝中的含氧量是防止氧化酸敗的有效途徑。在條件和經濟許可范圍內,可向儲藏室或包裝袋中充入CO2、N2等,運用密封技術,使環境缺氧,阻止自由基和微生物分泌脂肪酶,可有效防止油脂的氧化酸敗。 (4) 避光保存: 紫外線能加速油脂中游離基生成的速度,還能激活氧變成臭氧,使之極易發生加成反應,生成臭氧化物。臭氧化物極不穩定,在水的作用下進一步分解成醛、酮和酸等物質,使油脂酸敗。另外,光照能破壞飼料中的VA、VE和β-胡蘿卜素,使抗氧化性能下降而加重酸敗。 總之,教保料產生哈喇味進而酸敗的原因不是孤立的,需要從配方、原料、工藝、倉儲、管理的角度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改善預防。 (本文來自精益品控企業內訓群,作者:董繼紅老師 孫國亮進行指導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