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中段開始,我國豬價跌勢終有明顯放緩,除去部分地區豬價仍存在“補跌”情況下,多數地區進入止跌觀望階段。此外,由于國內大部地區豬價已經跌破盈虧平衡點,加之飼料原料價格總體強勢運行,短期我國生豬市場的底部或已經形成,3月市場將在觀望和多空博弈之間展開窄幅震蕩的格局。此外,或許此輪豬價的大跌能夠自然“遏制”豬肉進口的增長趨勢,畢竟過去三年豬價的高企導致全球豬肉出口重心轉向中國市場,肉品走私數量也不斷增多,隨著國內豬價的下滑和國外豬價走高,雙方之間的價差水平將進一步收窄。 1、 時間上的“錯配”正逐步修正,屠宰企業恢復屠宰,生豬拋售現象逐漸減少 據JCI觀察,今年元宵節之前,盡管大部地區的生豬市場交投已經恢復,但屠宰企業的開工率大多不高,維持在50%左右,但生豬出欄量總體有所增加,導致生豬市場出現短時間的供大于求,豬價“飛流直下三千尺”。進入本周后,屠宰企業開工率恢復至正常水平,而拋售現象明顯減少,豬價開始止跌回穩。 根據JCI數據顯示,截止至3月上旬,我國毛豬出欄均價同比下跌28%,豬糧比下降38%,養殖效益同比在萎縮了95%。 2、 大部地區豬價止跌回穩,局部惜售現象增多,短期市場底部或已形成 由于目前豬糧比價已經跌至6:1附近(盡管政府公布的豬糧比平衡點5.5:1仍有空間,但實際各地養殖成本的差異和環保成本的支出導致整個生豬養殖成本仍高于5.5:1),不少地區的養殖戶已經出現了實質性的效益虧損,這也是局部地區惜售現象抬頭的主要原因,個別地區則出現了豬價略有反彈的現象。JCI預計短期國內豬市下跌空間不大,隨著供需雙方之間角力仍在持續,豬價在市場底部將維持弱勢震蕩的局面。 綜上所述,今年的2月,我國生豬市場已經“結結實實”的感受到了超強/超長盈利周期背后急速擴張所帶來的供求失衡壓力,而且這還是在政府嚴格環保的大環境下。從目前來看,今年我國生豬規?;髽I的生豬供應還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供求關系將從去年的偏激向偏松狀態過度,散戶以及專業育肥戶也將更大的挑戰,而規?;髽I將走上拼成本、拼技術、拼產能的殘酷之路。 來源: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