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成年人视频_国产一区欧美二区_色悠久久久久综合先锋影音下载_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畜牧人 首頁 飼料 原料期貨 查看內容

重大利好:2018年玉米價格應該不會不錯

1.jpg

  國內玉米市場迎來重大利好消息!我國商務部官方網站發布了對美國進口高粱實施反傾銷、反補貼立案調查的公告。簡單說,就是以后美國高粱想進口更難了!

  那么,為什么對“美國進口高粱”實施雙反調查就是對我國玉米市場的重大利好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普及一個很重要的知識點:

  在中國人的眼中,高粱是釀酒專用,但事實上進口的高粱和國產高粱的用途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國產的高粱單寧含量高,它的主要用途是釀酒;而進口的高粱單寧含量較低,適口性好,主要是用于動物飼料,是玉米的主要替代品之一。

  近十年來,隨著國內玉米價格持續上漲,進口高粱和國內玉米價差逐步擴大,外加高粱沒有進口關稅配額限制,接踵而來的就是高粱的進口規模持續放大。

  到2015年,高粱的進口量超過1000萬噸,盡管2017年我國累計進口高粱的數量同比下降15%,但進口總量依然高達500多萬噸,是玉米替代品種份額最大的一種。

2.jpg

  之前我國商務部已經對美國進口的DDGS(另外一種玉米替代品)做出反傾銷的裁決:自2017年1月12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DDGS征收反傾銷稅及反補貼稅,稅率分別為42.2%-53.7%及11.2%-12.0%不等,征收期限為5年。再加上這次對美國進口高粱實施反傾銷、反補貼的立案調查,可以看出原來壓制玉米漲價預期的重要因素之一“進口替代品”被切實打壓,玉米行情會越來越好!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俊表示,最近幾年,中國國內糧價顯著高于國際市場價格。尤其玉米,2013年以后,國內玉米價格就全面高于配額內進口完稅價格。由于玉米進口有配額管理,配額以外進口并不合算。于是,這幾年就出現了這樣一個情況,玉米替代品進口急劇增加。2013-2016年,玉米替代品(主要是高粱、大麥、玉米酒糟(DDGS)、木薯等)多達2277億斤,這相當于每年擠占了國內近600億斤的玉米市場。我們的玉米大量積壓。自從實行玉米收儲制度改革之后,這兩年在去庫存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

  韓俊強調稱,第一,高粱進口確實對中國農民造成了實質性的損害。第二,中國自美國進口的高粱增長非常快。去年我國高粱的進口還有505.7萬噸。美國是主要進口國。所以,發起高粱反傾銷調查,是為保護中國農民利益采取的一個必要措施。

  商務部獲得的初步證據和信息顯示,美國高粱產量巨大,庫存增加,2013年以來美國高粱出口數量占其產量比例均在50%以上。

  數據顯示,2012年以前中國高粱進口微乎其微,最高年份也沒超過10萬噸,但自從2013年起高粱逐年增加,當年進口量在107.8萬噸,2014年進口577.6萬噸,2015年進口1070萬噸為歷史最高紀錄,2016年進口量664.75萬噸,2017年為505.7萬噸。

3.jpg

  市場分析認為,商務部決定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高粱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是完全有必要的,這一方面將對國內種植高粱的農民發揮保護作用,另一方面將有利于玉米市場去庫存,對于長期低迷的國內玉米價格而言,這是一個重大利好。

  因為進口高粱和國產高粱的用途完全不一樣!國產高粱單寧含量高,主要用于釀酒;進口高粱單寧含量低,適口性好,主要用于動物飼料,替代飼料中的玉米。當國內玉米價格好不容易上漲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國內外價差擴大,國外玉米及替代品進口就會大幅增加。

  此前對玉米三月后價格反彈除了來自于政策方面的調控壓力外,另外還有個最大外來壓力——進口谷物。據有關機構統計,截止到1月中旬中國累計采購進口谷物達到500-600萬噸的規模,且大部分集中在3月份—6月份到貨,相當于廣東地區4個月玉米消費量。

  世界高粱產量、進口、出口分析:

4.jpg

5.jpg

6.jpg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中國新聞網、中國網、中華糧網、澎湃農業、中國糧油綜合整理)

其他相關閱讀:
      你知道嗎?美國飼料廠竟然比中國的還多!
      張嵩:家禽飼料企業與養殖企業在營養認識上是否一致?
  飼料甜味劑中甜蜜素對糖精鈉測定值的影響
  母豬妊娠后期如何正確合理的選擇攻胎飼料
丁酸甘油酯.gif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支持

超贊
發布主題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 12:3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