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導致玉米市場如此劇烈的價格波動?春節前玉米價格還漲嗎? 惜售挺價、備貨抬價造就玉米漲價 前期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的原因主要取決于兩點:農戶、貿易商惜售挺價以及用糧企業抬價收糧。 國家糧食局消息:截至1月15日,黑龍江、山東等11個主產區累計收購玉米6936萬噸,同比增加397萬噸。目前基層農戶售糧進度也比去年有明顯提升;官方機構調研顯示:東北地區售糧進度已經達到50%-70%;華北黃淮地區在45%-55%。 我們從各位農戶朋友那里了解到,部分農戶已經將玉米全部售出,另外一部分處于惜售狀態,等價格高了再出手。可見,現階段農戶惜售情緒異常強烈。當然,這其中不乏有一些囤糧的貿易商,不排除基層余糧多數都存留在糧商手中。總而言之,手中有糧的基層農戶及貿易商現下基本都是惜售挺價心理,導致近期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 另外,導致玉米漲價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用糧企業挺價。據行情寶了解,本周周初山東部分深加工企業大幅上調玉米收購價,觸及2000元/噸高位;在此之前,各企業已經開啟了長達一個月的階段性上調玉米收購價行情。主要由于當地企業庫存偏低,深加工及飼料企業手中玉米庫存基本保持在10-20天,距離春節不足兩個月,企業年底產能開工率增加,同時新建廠情況較多,導致年前提前建立庫存。 東北地區部分用糧企業更是“一糧難求”,特別是深加工補貼政策消息遲遲未到,企業不敢貿然備貨,這就導致了年前部分企業進入“缺糧”窘境,不得不提價收糧。 政策糧拍賣、企業停收、港口高企造就玉米跌價 近期全國各地玉米價格滯漲企穩、止漲起跌的現象普遍增多,引發下行的原因主要歸結于以下幾點: 1、政策糧提前入市 伴隨著產區中儲糧將全年停收的消息傳入市場,1月中上旬部分地區政策玉米已經陸續開啟拍賣。9日、12日,山西中儲糧分公司的分別進行兩次拍賣,第一次全部成交,第二次成交率僅為39%,成交率低一部分原因是起拍價格的提高,另一部分原因是部分庫點較為偏遠。17日內蒙古輪換玉米首度亮相,似乎預示著黑吉遼等地政策糧入市為期不遠了。 繼山西、內蒙玉米執行拍賣后,本月23、25日分別迎來北京、吉林地區的臨儲玉米拍賣。盡管近期出現的幾輪拍賣投放量較少,仍對市場起到一定影響;特別是在玉米價格已經漲至用糧企業難以接受的范圍,政策糧的投放影響更多的是購銷雙方心態方面。 按照往年慣例,每年的臨儲拍賣時間主要集中在5月左右,而今年年初就開啟了小規模政策糧投放,似乎也預示了今年臨儲拍賣或將提前。預計2018年臨儲投放正式重啟的時間或提前至3-4月。 2、用糧企業觀望情緒增加 目前各地區用糧企業采購心態有所轉變,前期的“搶糧大戰”已經將玉米價格推至一個偏高價位,觸及企業價格底線。同時,企業階段性備貨基本完成,天氣、運輸導致的糧食到站量減少已有所緩解,因此出現頻繁下調的情況。 3、港口玉米庫存及進口糧食數量高企 根據行情寶追蹤的業內數據顯示:截至上周,我國北方港口玉米庫存約為405萬噸;南方港口玉米庫存約72萬噸,均處于偏高水平。同時,去年12月我國部分用糧企業簽訂了大量的進口高粱、大麥等國外糧食訂單。 由于國內玉米價格在年初開始依舊延續去年漲勢,內外價差再度拉升,預計今年1月進口糧食數量將繼續增長。龐大的港口庫存以及進口糧食共同成為打壓國內玉米的“黑手”,這也是為何近期港口玉米價格持續下跌的原因。 官方:春節前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空間有限 對于春節前后玉米價格是否上漲,官方已經給出答案:近日農業部舉行新聞發布會,期間市場與經濟司司長唐珂表示,現在距離春節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空間有限。 行情寶認為:既然官方已經明確指出,玉米價格持續上漲空間有限,而且我們從近期政策糧“適度”投放情況也不難看出,玉米價格階段性高點已過。建議農戶及貿易商利潤可觀的情況下可峰高售糧;對于下游采購企業及個人逢低備貨為主。 作者:趙恬 來源:行情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