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豬肉與屢禁不止的邊境走私豬一直影響著我國的生豬市場,在今年行情極差的情況下,每月進口的洋豬肉無異于是在雪上加霜。今晨傳來好消息,據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4月進口豬肉數量為10.6萬噸,環比3月減少14.16%,1-4月進口肉數量累計達到45.3萬噸。 進口豬肉量下降能否刺激豬價出現上漲? 在如此利空的市場氛圍之中,突然出現這么一個利好消息,是否意味著我國生豬市場終于迎來了曙光呢? 首先我們要明白,就算今年沒有龐大的進口豬肉量,豬價該跌還得跌,行情依舊不會出現持續的上漲,進口豬肉只是在悲催的生豬市場上火上澆油、雪上加霜。我國之所以會出現龐大的進口豬肉量,是因為國內外豬肉價差較大,食品加工企業為了成本選擇國外冷凍肉,而現在國內生豬價格、白條肉價格持續下跌,國內價差縮小,所以進口豬肉量才會減少。可以說是國內行情太差帶來的進口豬肉量下滑。 盡管進口豬肉量下滑不能直接推動豬價上漲,但是這能否刺激市場,間接的讓豬價逐漸止跌上漲呢? 進口豬肉量下滑的確是個利好消息,但是在六月份,上半年收尾的一個月份,各地嚴拆豬場,生豬供應很難出現緊缺的情況,進口豬肉量的下滑并不能刺激到國內生豬市場。可以說在目前供應、消費極度利空的情況下,所以面對進口豬肉量下滑這么一個好消息,國內生豬市場內心毫無波動,甚至想笑。 來源:中國養豬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