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場生產線實行滿負荷均衡生產方式,其設計的生產性能參數選擇為:平均每頭母豬年生產2.2窩,提供20.0頭以上出欄豬,母豬利用期平均為三年,年淘汰更新率30%左右。育肥豬達95公斤體重的日齡為161天左右(23周)。 生產流程 本方案以“周”為生產節律,采用工廠化流水作業均衡生產方式,全過程分為五個生產環節。 待配母豬階段。在配種舍內飼養空懷、后備、斷奶母豬及公豬進行配種。每周參加配種的母豬184頭,保證每周能有156頭母豬分娩。妊娠母豬放在大欄飼養5周后轉入定位欄飼養,在臨產前一周轉入產房。 母豬產仔階段。母豬按預產期進分娩舍產仔,在分娩舍內4周(臨產1周,哺乳3周),仔豬平均21天斷奶。母豬斷奶當天轉入配種舍(先在運動場飼養3天),仔豬原欄飼養1周后轉入保育舍。如果有母豬產仔少、哺乳能力差等特殊情況,可將仔豬進行寄養過哺并窩,這樣不負擔哺乳的母豬可提前轉回配種舍等待配種。 仔豬保育階段。仔豬斷奶后強弱分群、轉入仔豬保育舍培育至9周齡(63日齡)轉群,仔豬在保育舍飼養5周。 生長育肥階段。9周齡仔豬(63日齡)由保育舍轉入生長育肥舍(合作養戶-原有豬舍,每平方米1頭),飼養14周,至23周齡(161日齡)體重達95公斤左右出欄上市。 滿負荷存欄豬結構 妊娠母豬數=2760頭 臨產母豬數=156頭 哺乳母豬數=468頭 空懷斷奶母豬數=303頭 后備母豬數=276頭 后備公豬數=3頭 成年公豬數=15頭(人工授精) 仔豬數=6240頭 保育豬=7410 生長育肥豬=19922(約2萬頭) 合計:37553頭(其中基礎母豬為3687頭) 繁殖場豬舍豬欄參數 配種舍2棟: 飼養公豬、后備豬、空懷豬 雙列式 134個大欄 每欄面積 4×4=16平方米 豬舍凈面積 長274米×寬9.2米=2521平方米 妊娠舍6棟: 飼養妊娠豬 雙列式 2760個定位欄 定位欄 1380×2列=2760個欄 每欄面積 長2.1×寬0.6=1.26平方米 豬舍凈面積 長840米×寬7米=5880平方米 產房6棟: 飼養臨產母豬與哺乳母豬、哺乳仔豬及斷奶1周內仔豬 雙列式 6個單元,每個單元156個欄,共936個欄 每個單元(棟) 78×2列=156個欄 每欄面積 長2.1×寬1.4=2.94平方米 每個單元凈面積 長160×寬7.3=1168平方米 豬舍總凈面積 1168×6=7008平方米 保育舍6棟: 飼養斷奶1周后的仔豬 雙列式 6個單元,每個單元80個欄,共480個欄 每個單元(棟) 40×2列=80個欄 每欄面積 長3×寬2.5=7.5平方 每個單元凈面積 長100×寬7.2=720平方米 豬舍總凈面積 720×6=4320平方米 投資預算 引種二元母:4100頭 × 1000= 410萬 引種公豬:20頭× 3000=6萬 豬舍建筑:19729平方米×200= 395萬 設備(含水電):300萬 污水處理:100萬 征地:130畝 × 10000=130萬 流動資金:500萬,其中飼料350萬,其它150萬 辦公宿舍樓100萬 人公授精站10萬 合計:1951萬(約2000萬元) 方案說明 本方案(繁殖豬場設計)是按原有養戶豬舍均改為生長育肥舍后,共有實用豬欄面積2萬平方米、滿負荷飼養存欄2萬頭生長育肥豬規模設計的。 本方案是個初步規劃,數據均為粗算,暫供參考。 來源: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