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四月天,2017年4月8日,由湖南農業大學和湖南畜禽安全生產協同創新中心主辦,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承辦的第二屆家禽安全生產技術論壇在長沙隆華國際大酒店召開,湖南農業大學符少輝校長,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博士生導師曲湘勇教授,臺灣朝陽科技大學博士生導師陳家鐘教授,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徐成剛副教授,河南農業大學家禽學分會副秘書長趙河山博士,美國安牧然公司中國區營銷總監錢華,奧格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安權,上海牧冠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學彬,臺灣振冠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鄭德志,可爾必思(上海)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今林寬和,可爾必思(上海)商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堺康博,長沙合豐畜牧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家斌等領導和嘉賓共120余名出席了本次論壇。畜牧人網站和微品匯為論壇的支持媒體,全程參與論壇。 本次論壇得到了美國安牧然公司 、奧格生物技術(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牧冠企業發展有限公司 、可爾必思(上海)商貿有限公司 、湖南百宜飼料科技有限公司、 長沙合豐畜牧技術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會議開幕式由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王曉清院長主持,符少輝校長做會議開幕致辭。 符校長首先介紹湖南農業大學的辦學歷程,其前身要追朔到1913年,獨立掛牌湖南農學院是1951年,1994更名為湖南農業大學,目前在校學生兩萬六千多名,其中作物學、免疫學、畜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四大學科進入全國學科排名前10名,始終堅持以農業作為湖南農業大學的優勢和特征,服務于農民、服務農村、服務農業,作為我們農業大學的責任和使命。最近幾年來,家禽養殖存在的一些問題沒徹底解決好,同時又出現一些新的問題,如H7N9對家禽生產、消費終端帶來了一些問題,制約了行業的發展。為此家禽方面的技術問題、政策問題、法規問題等都值得大家深入去研討,家禽安全生產也是保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的前提條件,需要在座的各位加大科普的力度,進一步教育大眾媒體以及消費者,引導其在雞肉食品安全宣傳方面發揮正能量,促進良性互動以消除民眾對雞肉食品的認識誤區。最后預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開幕式過后,陳家鐘博士做了《養禽業中生物毒素防控技術》主題報告,陳博士主要從腸道健康與生物毒素、生物毒素對禽的危害、中國飼料毒素污染近況、如何選擇毒素吸附劑、各類脫毒劑與其進口登記之比較等幾個方面做了詳細而深刻的講解,雞的消化道酸堿度與菌落數的關系,雞(49日齡)的腸道微生物群如回腸以乳酸菌為主,盲腸以梭菌為主,常見的雞疾病的介紹,腸道菌失衡導致致病菌的大量繁殖以及細菌毒素大量滋生。 外毒素傷害腸表皮細胞并減緩營養吸收,主要是腸表皮細胞之間緊密的聯結被攻破,病原體入侵:通過上皮組織進入循環系統“腸漏癥”,電解質分泌進入腸道,導致腹瀉; 陳博士最后分享了加利百靈在動物上的應用,加利百靈吸附毒素,但不吸附營養,如它在胃中吸附霉菌毒素、在腸中吸附細菌毒素。主要是它有與眾不同的特色決定的,如有貓眼石與蒙脫石配合、鈣質蒙脫石、檢驗重金屬與二惡英合格、吸附霉菌毒素與細菌毒素。 徐成剛教授分享《家禽主要疾病的防控》主題報告,如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措施是給予該類疾病足夠的重視和敏感性,切莫大意,加強飼養管理,建立完成的生物安全系統,嚴防病毒進入禽群,嚴格控制人流、物流、器具、雞群、禽場廢棄物及排泄物等,加強定期消毒,加強其它疫病控制,避免禽群健康狀況不佳。制定科學的免疫程序,選擇質量最佳的疫苗。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免疫原則,從臨床保護效果看,HI抗體仍然是最主要的保護性抗體,臨床防護應以高HI抗體水平為佳,毒株變異、活禽帶毒;免疫程序和疫苗選擇,HI抗體水平高,盡可能提供較好的交叉保護。毒株對型,H7N9亞型禽流感,呼吁政府盡快研制uhe投放疫苗使用。定期加強抗體水平檢測,如數據分析,根據抗體水平、季節及流行動態決定是否加強接種。 鄭德志做《利用腸道微生物來提升畜禽健康以改善飼料效率》主題分享,鄭總主要從雞只腸內菌相的發展、枯草芽孢桿菌的作用機理與應用、乳酸桿菌的作用機理與應用(雛雞、成雞)、無藥物使用之肉雞生產這幾個方面做了深入而詳細的分享。 孫安權博士《家禽增效抗應激技術與應用》主題分享。孫博士表示,養殖業是土壤重金屬污染的重要因素,商品飼料中超量添加微量元素的原因有幾個方面,如(1)飼養標準模糊,缺乏可操作性,(2)飼料配制過程中未充分考慮飼料原料中的必需微量元素含量,(3)微量元素以無機鹽形式添加,成本低廉等。優質的微量元素應該是高質量+低劑量。并展望了理想微量元素模型的前景,如能顯著提高養殖業效益,減少代謝疾病帶來的隱性損失,顯著提升飼料品質及品牌效應,標志微量元素模型是強化營養的重要手段。 趙河山做《中國黃雞育種與生產痛點分析及對策》主題分享,趙博士介紹黃羽肉雞或優質雞、土雞、地方雞的概念,肉雞主要飼養方式、黃雞育種工作的關鍵點控制問題、養好雞的四個影響因素,如品種或者遺傳因素、雞的內、外環境控制、有責任感和技術素養的員工等。還談到了雞糞處理方案的選擇,常見雞糞處理方案有堆肥發酵槽、發酵塔、飼養昆蟲(黑水虻)資源化利用方案等。 曲湘勇教授作《家禽安全生產技術研究與應用》主題分享,曲教授共分享三個應用研究案列,第一個應用研究案列是《鈣質蒙脫石對產蛋雞生產性能、蛋品質、血清指標及抗氧化功能的影響》,得出結論的1、是飼糧中添加較高水平的鈣質蒙脫石可以提高了蛋雞產蛋末期生產性能;2、改善了部分蛋品質、血清生化指標、3、提高蛋雞集體免疫及抗氧化功能,減輕了霉菌毒素對蛋雞健康的負面影響、4、綜合考慮,蛋雞產蛋末期飼糧中添加0.9g/kg鈣質蒙脫石效果最好。 第二個應用研究案列《納米硒對蛋雞產蛋性能、蛋黃硒含量及血清免疫、抗氧化等指標的影響》,得出的結論是蛋黃硒含量隨著納米硒添加劑量的增加而增大,隨著時間延長至42天時添加納米硒組的蛋黃硒含量普遍高于21、63天使對應組別的蛋黃硒含量。 第三個應用研究案列《枯草芽孢桿菌在優質肉雞生產中的應用 研究》,得出的結論是1、可速必寧可以顯著提高優質肉雞屠宰率和雞肉中粗蛋白、能量、粗灰分含量、降低了雞肉中水分含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胸肌率、半凈膛率。2、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肉品質和腸道形態,顯著增強了肉雞雞育肥期集體免疫力和抗氧化功能。 到此,論壇到此圓滿結束,大家都表示參加會議的收獲很大,后期希能繼續舉辦此類技術論壇會議。
![]() |
版權說明: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