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們說過,控制疾病傳染的措施是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豬群。那么什么是傳染源?又是怎樣消滅傳染源呢? 傳染源(reservoirof infection)是指體內有病原體生存、繁殖并能排出病原體的人和動物,包括傳染病病人或動物、病原攜帶者和受感染的動物。 對于豬來說,傳染源也就是帶有病原體的豬;這些豬可能是活的豬,也可能是已經死亡,但體內仍然帶有病原的死豬。 怎樣理解并執行消滅傳染源的工作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消滅傳染源,并不是把這些活豬打死,而是讓這些帶毒的豬脫離豬群,或者是把這些豬身上的毒驅除掉;因為如果有傳染源就處死,那就沒法養豬了。 傳染病有非常多的種類,有些是烈性傳染,危害大;有些則傳播速度慢,危害小;對不同的傳染病的傳染源要區別對待。 比如口蹄疫是一種傳染病,傳播速度非常快,而且對豬的傷害也非常大;所以國家要求發現后及時撲殺,哪怕是撲殺一個豬場的豬,也不能讓病傳出去。 而圓環病毒的傳播則比較緩,危害也較輕;那就不能采取撲殺的辦法了,因為圓環病毒不像口蹄疫那樣癥狀明顯,大面積傳染以后,也往往發現不了;到發現的時候已經感染了太多的豬了,撲殺會把豬殺光的。 而有些病原是豬體自身產生的,那就更無法消滅傳染源了;比如大腸桿菌和副豬嗜血桿菌,豬體內就有,只是條件符合時才發病;帶這些病原的傳染源就更不能消滅了。 消滅傳染源的另一種辦法讓帶有病原的豬離開豬群;比如豬因為傳染病死亡了,那就要馬上從豬舍轉走,因為多呆一刻就會向周圍多散發一些病原;而且這些死豬也要進行無害化處理,如焚燒、深埋等;對于豬群里正在發病的豬,也要進行區分;因為豬體內的病原數量不同,那些排放量大的豬就要及時脫離豬群,防止這些豬傳染其它的豬;所以,淘汰也是消滅傳染源的重要手段。 針對傳染源,消滅是受很大限制的,只有一些烈性或新發病需要消滅;所以要控制傳染病的發生和傳播,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易感豬群就顯得更重要了。 來源:老劉養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