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槽料是乳豬接觸的第一種飼料,從液體的母乳到固態的飼料,如何讓乳豬盡快采食是配制和生產教槽料的重要考量因素。除了配方組成外,原料的質量、生產管理等都是需要考慮的方面,生產工藝占了比較大的比重,特別是教槽料中原料的預處理工藝尤為關鍵。下面簡單闡述: 1膨化工藝 玉米是豬飼料中最常用的原料,教槽料中所用玉米的質量要高于其他階段豬飼料中的玉米質量。膨化玉米是教槽料中經常添加的玉米形式。膨化工藝分為濕法膨化和干法膨化,濕法膨化是指一種或多種原料經蒸汽預調質、擠壓、膨化、剪切等工藝生產出蓬松物質的過程,而干法膨化與其最大的不同就是不需要蒸汽調質過程。通過膨化過程中是否加水來區別屬于濕法膨化還是干法膨化是不正確的說法,兩者的區別在于蒸汽。對玉米而言,干法膨化和濕法膨化都能使膨化玉米具有香甜味,促進乳豬采食。但綜合考慮,干法膨化要優于濕法膨化,主要是因為(1)干法膨化后玉米容重在160-180g/L,糊化度可以達到95%以上,質量穩定;(2)干法膨化的溫度較高,對于淀粉的剪切和蛋白變性更為徹底,乳豬更容易消化吸收;(3)干法膨化玉米的水分含量較低,利于保存;(4)干法膨化中沒有蒸汽,所以不需要鍋爐,能耗低。 2微粉工藝 乳豬口腔比較嬌嫩,硬質飼料影響到乳豬的采食,所以在生產中,要將大顆粒原料粉碎后才可用于配制教槽料。粉碎就是利用錘片式或對輥式粉碎機將原料進行擊打、破碎成粒或粉的過程。粉碎工藝分為普通粉碎、細粉和微粉,可根據動物飼養階段不同,選擇不同的粉碎粒度,對于乳豬來說,微粉是首選。這里的微粉指的是原料粉碎粒度在80目以上的粉狀物質,在乳豬飼料所使用的原料中,玉米、豆粕都是大顆粒或片狀的原料,需要進行微粉,微粉目的是為了讓原料中的營養物質與動物腸道中的酶制劑有最大的接觸面積,提高原料的消化利用率。另外從乳豬采食特性來說,原料越細,乳豬越喜歡采食。除此之外,配方中還會有其他一些粒度較大原料,可進行適當細粉,要求過60目篩網。只有這樣,才能做出顆粒均勻的產品。 3乳化工藝 對于豬場來說,在配方中添加液體油脂是個比較頭疼的問題,因為需要額外增加油脂添加設備,并且生產管線的清洗過程也是比較繁瑣的。而油粉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常用生產油粉的原料有椰子油、棕櫚油、魚油、豆油、動物油脂等,磷脂油一般作為乳化劑使用。椰子油、棕櫚油、動物油脂中含有的飽和脂肪酸比較多,而魚油和豆油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可根據豬不同的飼養階段以及飼料原料中含有的脂肪酸種類,選擇不同的油脂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配制,以滿足豬只對于脂肪的需要量。油粉生產工藝就是油脂均質、乳化的過程,有些品種的油,比如椰子油、動物油脂等凝固點比較低,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容易結團,在使用前必須進行加熱融化,不同的油脂按照配方含量通過自動配料秤進行配料,和吸附性載體進行混合均勻,為了防止混合結團現象,混合后要經過粉碎、再混合的過程,保證油脂在載體中均勻分布。 4包被工藝 適口性是決定乳豬是否采食的關鍵,乳豬對于香甜味比較喜歡,對于苦澀味則比較敏感。即便是在大豬料中,苦澀味也是不受歡迎的。對于添加比例較小的礦物元素來說,會與維生素發生反應,同時不同礦物元素之間也會出現化學反應,從而降低原料效價。例如膽堿是比較活躍的維生素,經常破壞其他物質的結構,降低使用價值。所以我們可以采用包被工藝進行原料處理。包被工藝關鍵是包材,合適的包材能使原料不同分子間進行包被隔離,減少相互之間的反應機率,最大程度保證產品的含量,還能減少包被原料的添加量,節省配方成本。 藍雷定制是一家專門為規模化豬場提供個性化營養方案的企業,尤其在教槽料的生產上,擁有膨化、細粉、微粉、乳化、包被等全套設備,并且可根據訂單,隨用隨生產,最大限度保證原料的新鮮度和適口性,加上完善的生產管理制度和檢驗流程,為提供優質、穩定的產品保駕護航。 本文來源:藍雷定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