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雄共塑生物飼料新標桿 --CBG江蘇昌業三儀投產剪彩儀式暨實現百萬英才夢想與價值招商會上的訪談 記者從CBG江蘇昌業三儀投產剪彩儀式暨實現百萬英才夢想與價值招商會上獲悉,CBG江蘇昌業三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由湖南昌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大連三儀集團共同出資成立,昌業占股70%,三儀占股30%,具體經營運作將由湖南昌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CBG江蘇昌業三儀執行總裁邱軍華負責。三儀依托先進的技術平臺優勢提供設備、工藝和技術等。兩家企業僅用3個月時間就完成了常規意義上需要2~3年在資源、技術、市場、資本和企業文化方面的緊密結合和完整整合。昌業和三儀為什么合作成立CBG江蘇昌業三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什么短短3個月整合就能順利完成?CBG江蘇昌業三儀未來如何?將會對行業產生哪些積極影響? 昌業科技需求產業提升 昌業科技董事長邱軍華埋首飼料行業二十年,從一個最底層的業務員,一步一步做到行業大公司的高管,從零開始組建打造戰斗力強盛的團隊不乏成功案例,個人財富的增長很快得到滿足,但邱軍華不滿足于僅僅做一個大公司高管,過父母妻兒有房有車的小日子,他的內心燃燒著一團期望個人人生價值充分體現的烈火,于是2006年他選擇了創業,昌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戶湖南,生產畜禽系列預混料、高端乳豬教槽料、保育料、保健肽、免疫王等功能性添加劑,邱軍華憑借豐富的經驗很快組建了成功的經營團隊。這時業內的很多大公司頻頻向邱軍華伸出橄欖枝,有的可以提供資金,有的可以提供技術,邱軍華衡量之后,考慮自己的性格估計很難與這些送機會上門的人相融,還是堅定地拒絕了。2013年邱軍華在行業內獲得了幾個令人矚目的大獎,在環球時報主辦的激勵中國·激勵千名企業領袖活動中被評為十大管理創新企業家,在由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國家發改委《中國改革報》社和《中國經濟導報》社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改革與發展論壇暨2013CCTV中國改革人物巡視活動”中榮獲2013中國(行業)改革十大領軍企業家稱號,受邀參加CCTV《影響力對話》節目,暢談昌業的“四個100年不變”的信念。隨著邱總和昌業科技的聲名遠播,在更大的范圍內有更多的機會相繼出現。同時,邱軍華個人也期望打造一個更高更大的平臺,讓跟隨自己的更多的人實現人生價值。作為中國萬家飼料企業中的一員,得適應中國當前飼料行業的發展要求,安全與發展是當今飼料業的兩大主題,技術升級,產業提升,提高環保標準,是每個企業面臨的現實問題,昌業也不能例外。 三儀集團尋求進軍飼料行業的突破口 大連三儀集團的創始人江國托先生,是中國獸醫學博士下海獨立創業第一人,他帶領三儀團隊從研發基地,博士后工作站的架構,到大連、徐州、哈爾濱、菏澤和新沂多個頗具規模的現代化三儀生命科學產業園的建設,三儀成為了中國畜牧獸醫行業優秀的領軍企業之一。作為國內生物制藥業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之一,在生化藥品、高品質微生態制劑和功能性飼料添加劑,動物疫病防控、生物安全體系建設中發揮了先導作用,在國內率先實現動物基因工程細胞因子類藥物的研發,成為動物基因工程細胞因子產業化先鋒。為國內外生命科學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以“大連三儀生物工程研究所和大連江博海洋生物工程研究所為科研載體的“中國農科院博士后工作站”“遼寧省民營企業博士后科研基地”為生物行業的科技人才培養、科研項目合作、科技創新等領域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三儀集團一直有開放的思想和胸襟,創立15年來,已有有近40次與其他企業各種方式的合作經歷,江博士解釋,“合作可以是親兄弟似的合作,也可以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也可以是同母異父的兄弟,甚至是表兄弟,那也是兄弟啊!”合作一直是三儀進軍新領域取得規模化成長的有效途徑。 由于是高級知識分子下海,又有博士后工作站等為依托,江國托本人更對自己的科學家身份非常看重,多年前他曾在公開場合開玩笑說“如果你說我不是企業家我一點都不生氣,如果你說我不是科學家,我就有想法。”所以大連三儀集團在技術領域一直處于行業領先地位。三儀先進的生物技術可以有效應用到飼料領域,但三儀在農業范圍內與飼料行業最接近最有經驗的產業運作是在獸藥行業,其運作方式跟飼料也有很大的不同,尋求有經驗的飼料運作團隊正當其時。 不同的表象 相同的價值觀 在2013年10月之前,江國托博士和邱軍華先生率領自己的團隊在各自的領域內打拼,看看他們的頭銜,一個是教授、博導,科學家,一個是創業家、營銷專家、培訓專家,他們還有一個相同的頭銜叫企業家。他們一個是無神論者,一個是釋家弟子。江國托博士作為現代知識分子,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中接受過馬克思主義唯物論教育,成為了一個無神論者。見邱軍華先生第一眼,最明顯的是他手腕處的那串佛珠,他以不惑之年,皈依佛法,法名延智,在佛法中尋求智慧。但他們有共同的理想,為飼料行業的進步盡一個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推動飼料業的發展,服務于社會。他們站在你面前前,即使他們沉默,他們的神情和體態,也能讓你明顯感覺到一個是理性的學者,一個是激情四溢的運營專家。他們是如此不同,卻又一脈相通,昌業三儀是他們共同締造的新生命。 邱軍華告訴記者,他做事的激情曾經自己都控制不住,有一次走上講臺,就忘了時間,一場演講一下子延時一個多小時。而江博士在回望自己15年的企業經營之路時,則總結到“我經營大連三儀15年,前10年其實跟邱總一樣,也是感性的,在第10個年頭的時候,企業需要轉變戰略重點,于是我進入了理性思考階段”。江博士還風趣地對現場的媒體記者調侃,“創業就得需要瘋,你連瘋都不敢,你還創什么業!”這跟邱軍華一直掛在嘴邊的成功口號“要成功,先發瘋,頭腦簡單向前沖!沖!沖!沖!”二者不謀而合。企業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規模,領導者的主導性思維是相應變化的,兩位企業家在不同的思維波段產生共鳴,如行云流水自然而然。 “中國的民營企業家一般認為合作困難,分開容易,但我認為恰恰相反,牽手容易分手難。”江博士如是說,“我們兩家高調宣布戰略合作,要打造百年老店,報紙、雜志、電視、網絡大規模高調宣傳出去,結果不到兩年黯然分手,難道不覺得丟人嗎!所以說牽手容易分手難!”邱軍華先生適時補充,“中國民營企業的壽命平均不到3年,我們在合作之初,就站在戰略高度看問題,如果我們的企業生命只有兩三年,那么我們選擇不創造它”。 江博士認為所有的合作沒有輸贏,只有高低、大小、多少之分,即使合作一方分得到的現實利益較少,但依然是贏家,不合作是零,合作才取得了現在的即使是在合作雙方中較少的一部分,你站在事情開始的地方分析自己的得失,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這與佛家的戒定慧思維觀有類似之處。 合作就是求大同存小異,如果雙方完全一樣根本沒有合作的必要,只有不同才會尋求優勢互補,只有大同才能進行長遠的戰略合作。“我的技術和他的市場共同作用最終轉化成企業的經濟效益,回饋給廣大員工,最終服務于社會。”江博士的這番話與邱總信仰的佛家慈悲為懷、普度眾生也是殊途同歸。 先進生物技術+激情與夢想燃燒的團隊 CBG江蘇昌業三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昌業科技和三儀集團在飼料板塊的第一個項目,會將三儀集團的生物技術全面整合運用到昌業三儀的所有產品中。現在“生物飼料”這個名詞網絡隨處可見,但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生物飼料,昌業三儀所倡導的生物飼料具體有何先進之處?現在很多人把少用了一些抗生素,應用了一點微生態制劑的飼料,就叫作生物飼料,這是夸大。昌業三儀所倡導的生物飼料是通過生物技術,以飼料作為載體,解決生物安全問題,要保證最終食品當中抗生素達到FDA的標準要求。生物飼料最重要的是跟動物結合起來,飼料不是生物,只有跟生命交叉應用于生命機體產生作用才能被賦予生命,才能被叫做生物飼料。這項技術的應用可通過氨基酸去平衡,減少豆粕用量和動物內臟的負擔,提高飼料轉化率。 江博士向記者透露,昌業三儀將獸藥、飼料、飼料添加劑的生產放在一個產業園區內而且相距不到百米,得到了國家批準,這是值得昌業三儀驕傲的。在美國,企業經常把很多風馬牛不相及的產業放在一起生產,因為很多設備、工藝、技術等是相同的,當然所有產品線都需要按最高的安全標準要求甚至在真空環境中來操作。中國的企業家們也在各種場合宣揚飼料就是食品的理念,要以做食品的標準來做飼料,但是真正推向生產層次的還比較少,昌業三儀率先在行業內做到了這一點。 跟隨在邱軍華身邊的大多是80后、90后的年輕人,他們身上充沛的精力、渴望成功的愿望銳不可擋。走進昌業三儀人,就可以感覺到他們身上那種從內心涌動出來的拼搏與激情。邱軍華通過類似軍事化的儀式和編制,時刻讓他的員工保持昂揚的斗志,他說未來兩年,昌業三儀要塑造100個特工,他本人的名片上清清楚楚標明“MBA 特工號001”,他的企業法規被稱作“十大軍規”,他的員工上臺表演一律迷彩裝扮,模仿軍隊首長檢閱的形式展現他們的精神風貌,讓他的員工用丹田之氣吼出昌業三儀的“宣誓詞、成功口號、十大軍規……”昌業三儀的“三大作風,兩大行為”,就是引用了西點軍校的校訓,這一切都給接觸他們的人一種斗志昂揚的氣勢。 2012年,邱軍華在企業產權創新及分配機制上提出了重大變革,目前已經讓出40%的股份,分配給公司核心中高層及戰略客戶,吸引了更多優秀人才,邱軍華曾說“公司大也不美,小也不美,由小到大的過程才最美”,過去6年,他把小公司做成了大公司,現在要把大公司做成大家的公司,先把一部分股份分給核心員工及客戶,讓他們先富起來,再讓這部分核心員工及客戶帶動更多的人富起來,到2020年,要打造 10個億萬富翁,100個千萬富翁,1000個百萬富翁,實現昌業三儀人共同富裕之路。 CBG江蘇昌業三儀的未來和影響 昌業科技和三儀集團牽手成立CBG江蘇昌業三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意味著中國飼料工業板塊中一種全新的合作和運營模式的誕生,產品上市意味著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生物飼料、符合國家發展大勢的產品和技術被推向市場。未來CBG江蘇昌業三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在邳州生產基地的基礎之上,投資一億元左右,在湖南長沙建成昌業三儀的南方生產基地,繼而建成南北兩個生產基地,以生產基地為中心輻射全國。2014年實現銷售5萬噸,銷售額3億元,2015年銷售6萬噸,銷售額4億元,2016年,銷量10萬噸,銷售額5億元,未來10年實現10個億,2026年實現100個億,打造世界級的農牧企業。 從行業的角度講,按照現在全國1.7億噸全價料的需求量計算,通過這種生物技術,能夠節省5%即800萬噸飼料。如果節省下來的這800萬噸飼料當中,其中有40%流失到糞便中,這項技術將可以在中國的大地上減少300萬噸的工業污染。中國飼料行業的科技含量原創性將可以再進一步。
![]() |
版權說明:原創內容,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