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力:土壤的肥瘠程度,不僅可以影響生長在該土地上植物的產量,也可以影響植物各部分的化學成分。同樣的草,生長在肥沃草地上,不但產草量高,而且含氮量也高,而生長在貧瘠草地上的,則與肥沃土地上的相反。所以,施肥是提高飼料產量和營養價值的重要措施。又如土壤中礦物質含量可以左右飼料中礦物質含量。土壤中缺乏銅、鈷、碘、硒的地區,所產飼料也同樣缺乏銅、鈷、碘、硒。
長期飼喂這些飼料將導致生活在該地區的畜禽也就易發生貧血癥、鵝喉癥、白肌病等。我國西北、東北等地就有這種地方病。若在該地區施加相應的肥料,則可避免或減少這些疾病的發生。
氣候條件:年降雨量、溫度、濕度、日照等氣候因素的不同,對植物的光合作用、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等都有極大的影響。因此,植株體內所含養分也發生了差異。我國土地遼闊,自然條件復雜,所以同名植物的營養價值差異甚大。
在使用飼料營養成分表時,就得考慮這個因素。如陜西省陜北產的玉米籽實中含粗蛋白質為9%~ll%,而關中所產玉米中粗蛋白質含量在7%~9%.
栽培技術:各種飼料作物播種時期和栽培技術的不同,營養成分也發生差異。如禾本科飼料在密植時,莖稈較細,故含纖維較少,粗蛋白質含量較高。因此,人工栽培的牧草比野生植物的營養價值高。(選自農網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