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現首宗H7N9禽流感患者死亡個案,早前確診的第2名80歲老翁昨日中午12時07分病逝。瑪嘉烈醫院發言人表示,25日替老翁抽取鼻腔樣本化驗,結果對H7N9呈陰性反應,情況尚算穩定,但本身患有心臟病及糖尿病的老翁昨早情況突然急劇轉壞,搶救無效,暫未知道死因,院方已將個案轉交死因裁判官跟進。有學者表示有慢性疾病的老翁較易出現併發癥致死,出現死亡個案非意料之外,亦不代表風險升高;衛生防護中心則繼續維持“嚴重”的流感應變級別。 H7N9本月初襲港,5日內確診2宗感染個案,當局即時將流感大流行應變計劃,由“戒備”提升至“嚴重”級別。昨日病逝的老翁,是本港第2宗H7N9確診個案患者,長期在深圳寶安區福永鎮居住,本身有心臟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病患,上月曾入住深圳一療養院醫治其慢性病,至本月3日在家人陪同下,回港入住屯門醫院內科病房,3日后出現發燒、白血球急升,經快速測試后,同日確診感染H7N9,并于深夜轉往瑪嘉烈醫院隔離治療。而衛生防護中心調查后,相信患者染病前曾吃雞,但未確定感染源頭。 死前化驗結果呈陰性 老翁在隔離醫治期間,情況穩定,間中有發燒,于17日完成隔離令。瑪嘉烈醫院發言人表示,院方于12月7日、25日替老翁抽取鼻腔樣本化驗,及于12月9日安排痰樣本化驗,結果均對H7N9禽流感呈陰性反應,但至昨日早上老翁情況突急劇轉差,于中午12時07分病逝。發言人又說,院方已將有關個案呈報衛生防護中心及醫院管理局總辦事處,具體死因亦要待死因裁判官跟進。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良表示,即使香港出現死亡個案,亦不代表H7N9在港的風險提高。他說,當病人接受適當的抗病毒藥物治療后,一般在7至10日后,病毒開始會降到很低的水平,病人情況亦會轉趨穩定。 專家懷疑死于併發癥 他相信,病逝老翁較大機會是因流感或禽流感引致心臟或血管出現致命的併發癥。他說,內地接二連三出現不同品種的禽流感病毒,以H7N9對人類最為危險,由于帶病雞隻可能全無病徵,呼吁市民到內地時切勿接觸活家禽。 港大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潘烈文表示,本港出現死亡病例并非意料之外,他解釋,病人一來是年長老人家,二來過去H7N9的死亡率約有30%。他指,前線醫護人員應盡快確定H7N9的懷疑個案,加強警戒,及時使用抗病毒藥物,減低併發癥的機會。 至于本港首名確診H7N9禽流感的36歲印傭,現時仍在瑪麗醫院留醫,情況穩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