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一個生鮮品種在大連商品交易所成功上市,雞蛋期貨從一開始就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從雞蛋現貨的角度看,國內蛋企的分布、生產和加工的特點、以及最近兩年對雞蛋價格影響頗為明顯的政策信息,都無時無刻不牽動的雞蛋產業鏈條上的生產者們。一頭連著百姓的餐桌,一頭牽絆著行業的未來,雞蛋期貨的到來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而縱觀雞蛋期貨上市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基本面、政策面、季節性因素甚至于和雞蛋關聯度頗高的玉米、豆粕價格的變動都成為至關重要的影響因素。 那么目前雞蛋行業整體的情況如何?行業的結構特點有何變化?以及如何運用期貨市場,如何精準定位自身?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有幸采訪了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副秘書長,博亞和訊公司合伙人,國內雞蛋行業權威人士馬闖老師,來為我們梳理和解讀。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雞蛋生產國。而且中國雞蛋的產量仍在持續的增長。有關這一點,馬闖老師也對此進行了證實。馬闖老師介紹:我們的團隊有一套非常完善的檢測系統,經過測算之后,雖然目前國內蛋雞數量增幅不明顯,不到1%,但是實際存欄的蛋雞數量仍在持續增加。雞蛋的生產也是穩定的。另外,飼料在蛋雞養殖成本所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大部分的企業高達70-90%的占比是飼料成本。而玉米和豆粕的采購顯得尤為重要。一旦發生了雞蛋價格下跌,養殖戶會選擇延長老雞的淘汰,同時配合調整飼料的質量,降低成本。 秋冬季節之后,廣東、深圳、江西等地相繼出現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例。而在2013年上半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事件余溫未消,對于當前事件對禽類養殖的影響幾何? 馬闖老師首先就當前部分媒體對該病例的報道進行了澄清。馬闖老師認為:目前國內部分媒體對報道的說法有失偏差。雞得了流感,視為禽流感。而人得了流感,則是流感。不管是上半年的事件還是目前的幾例病例來說,應該叫做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但是部分媒體卻失真的報道。既在誤導大眾、不負責任,也對行業、產業發展引起不好的影響。從當前情況看,流感病毒沒有呈現出惡性擴大的趨勢。而當前蛋禽養殖受到的沖擊也明顯弱于上半年。在回顧上半年疫情影響程度時,馬闖老師也介紹:黃羽雞相對影響最大,而白雞屠宰之后可以冷藏,可以有所緩沖。 馬闖老師也對常態化雞蛋行情的價格運行周期做了詳細解讀,在提到近幾年影響價格的因素中,側重對幾個因素進行了總結。馬闖老師介紹:正常情況下,雞蛋養殖的效益最好的時間節點,往往集中在春節之前和中秋之前。很容易理解的是節日消費對雞蛋需求起到了相當的提振。但今年雞蛋價格的啟動低于預期。 1 2 下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