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養殖場到餐廳,我們吃到的肯德基雞肉究竟是怎樣加工出來的?為什么肯德基的烤翅大小相同?近日,記者跟隨肯德基探秘團來到河北灤平的肯德基雞肉供應商——華都食品有限公司進行實地探訪,探究雞肉生產線上的秘密。 ■處理車間 預冷降溫保衛生 在華都,一只白羽雞從進廠到出廠要經過浸燙打毛、掏膛、預冷、分割、深加工五道工序。整雞會首先用60℃的熱水浸泡,使其毛孔張開,經過打毛、掏膛等初步處理后,被送往預冷車間。該車間共設置了4段總長35米、預冷時間45分鐘的預冷機,宰殺好的肉雞需要在里面預冷消毒45分鐘。 記者看到,預冷車間的玻璃上凝結著一層由溫差造成的水霧。據工作人員介紹,該車間的環境溫度控制在10℃以下,肉雞經過浸燙打毛和去內臟工序后,體表和體腔的溫度比較高,細菌在高溫下容易繁殖,通過預冷降溫,將雞體表溫度迅速降至4℃以下,從而抑制雞體表和體腔內的細菌繁殖,保證雞肉的新鮮和衛生。 預冷過后,肉雞便進入了分割區。在華都有兩條分割生產線,每條生產線每小時能分割6000只肉雞。“我們在肯德基吃到的吮指原味雞就是在這里通過胴體稱重分級高架線挑選出來的,它可以自動按肉雞體重大小進行分級挑選。”工作人員表示。 ■深加工區 智能機選出均勻雞翅 跟隨指引,記者最后來到深加工區。據了解,深加工區的環境溫度常年控制在12℃以下,該區域設有9條漢堡腿肉生產線,最多可容納1200名工人同時工作。 流水線前,穿著消毒工作服的工人們正在對傳送帶上的雞肉進行分揀,一些不合要求的雞肉在這里就會被挑揀出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肯德基對雞肉產品的外觀、重量都有嚴格要求,外觀不符合要求,比如有破皮、淤血或殘留雞毛,都會被篩選出來。重量不合要求或切割錯誤也會被視為不合格產品。 此外,車間還有一臺從丹麥引進的智能皮帶分級機,每小時可對6000只肉雞的翅中和翅根同時進行分級和挑選。“我們在肯德基餐廳吃到的大小均勻的烤翅就是經過它挑選出來的。”工作人員表示。 ■檢測中心 雞肉出廠需經十余道檢測 參觀的最后一站是2010年啟動的華都食品檢測中心,據了解,檢測中心包括獸醫疫病檢測組、食品微生物檢測組、食品理化檢測組、藥物殘留檢測組四部分,基本涵蓋了從養殖、屠宰到加工、包裝的全過程。華都集團總經理佘鋒透露,公司的雞類產品從雞蛋孵出小雞到肉雞分割運送出廠要歷經10多道檢驗。 進入檢測室,里面大大小小的專業設備擺放有序。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個檢測組都是獨立分布的,為的是從根本上消滅檢測時不同樣品之間互相污染的可能性。第一個檢測區是設在養殖場內部的獸醫疫病檢測室,主要承擔從雛雞孵化到商品雞出欄所有關鍵環節的檢測。檢驗項目主要有菌落總數、大腸桿菌等細菌檢測,以及禽流感等疫病檢測,確保肉雞從育種養殖至加工環節無疫病、無污染。 1 2 下一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