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7日表示,上市雞蛋期貨有利于進一步完善雞蛋價格體系,健全雞蛋價格形成機制,為雞蛋生產、貿易和消費企業提供必要的避險工具。 在騰訊微博“新品種、新期待—雞蛋期貨微訪談”中,證監會表示,目前我國蛋雞養殖行業正處于由散養向規模化養殖過渡的階段,雞蛋價格波動頻繁,企業避險需求強烈。借鑒美國雞蛋期貨發展經驗,結合我國實際情況,目前我國存在開展雞蛋期貨交易的必要性。 我國雞蛋價格波動較大且頻繁。2000年到2012年,雞蛋價格總體上呈上升趨勢,但存在3年左右的大周期,大周期中又包含3個1年左右的小周期,每個周期均伴隨“虧損-存欄下降-供需趨緊-價格上漲-補欄旺盛-供大于需-價格回落”的輪回演繹。 雞蛋期貨有利于“熨平”蛋周期。證監會指出,上市雞蛋期貨有利于進一步完善雞蛋價格體系,健全雞蛋價格形成機制,有助于雞蛋市場的平穩運行,同時為雞蛋生產、貿易和消費企業提供必要的避險工具,推進雞蛋產業化、規模化經營,促進現貨企業穩健發展。 雞蛋期貨已具備上市條件。證監會認為,我國雞蛋市場化程度高,現貨交易順暢,價格由充分競爭形成;雞蛋市場規模適中,商品化率高,可供交割量充足;雞蛋有明確的行業標準,可以實現標準化;雞蛋價格波動較大且頻繁,行業存在利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規避價格風險的需求。 據證監會數據,2008年至2012年,我國雞蛋年平均產量約2350萬噸,養殖數量超過2000只的養雞場產量約占全國總產量的60%,可供交割量充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