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圍繞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以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構建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機制為抓手,穩步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大力培育發展多元服務主體,切實增強農業發展動力,全面激發農業發展活力。 近年來,江西省農業生產已進入高成本、高風險和資源環境約束趨緊、青壯年勞動力緊缺階段。經過長時間、大規模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各地農戶兼業化、村莊空心化、人口老齡化日趨明顯;農村分工分業深化,農戶分層分化加快;解決誰來種地、怎么種地問題,已成為制約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在省政府的部署下,各級農業部門緊緊抓住創新農業經營體制機制不放松,大力培育專業種養大戶和現代職業農民,引導農業資源和生產要素向種養大戶集中,引導土地有序流轉,適度規模經營勢頭強勁。截至8月底,全省農村土地流轉總面積635.16萬畝,占全省家庭承包經營耕地總面積的20%,其中有182.25萬畝是向合作社、農業企業和其他經營主體流轉的,占流轉總面積的29%。 圍繞大力發展家庭農場和合作農場,各地鼓勵有一定規模的種養大戶成立家庭農場,支持引導合作農場將股份合作的土地進行整體規劃,引進專業種養大戶或專門生產經營管理人員,發展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全省新型經營主體快速發展。截至8月底,我省農民合作社逾2.4萬家,實有社員68.9萬個(戶),帶動農戶260萬戶,覆蓋農戶率達31%;注冊登記的家庭農場695個,家庭農場經營總收入預計全年可達51391萬元。各地大力發展多元化服務主體,大力解決“怎么種地”問題。截至8月底,全省各類社會化服務組織達43287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