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太大,這養雞是越來越沒搞頭了。”看著地上幾只新病死的母雞,已過花甲之年的吳步奎滿臉惆悵。此次臺風“菲特”重創了位于平陽縣昆陽鎮林步垟村的吳獻波土雞專業合作社,連日來,老吳一家一籌莫展。 一場臺風,倒下四個雞棚 雖然臺風來臨前,就做足了準備,但“菲特”的破壞力還是遠超吳步奎一家的預計。回想起當晚“菲特”登陸時的情形,老吳至今心有余悸:“就怕風太大,特意給雞棚四周用鉚釘和繩索加固,沒想到損失還是這么大。” 老吳告訴記者,當晚2點左右,就聽到“轟、轟”的聲響,雞場里4個簡易雞棚接連倒塌,當時自己的心就涼了一截。“10來斤重的瓦片都被風掀飛出去百來米,更別說雞了,風太大人根本出不去,只能眼睜睜看著棚里能逃出來的雞被風刮上了半空。”老吳的眼角開始有些模糊。 雞場損失近半母雞,不少存活下來的母雞又得了疫情,這讓吳步奎一家愁上心頭。 災后清點,5000多只下蛋雞,存活下來的不到3000只。更要命的是不少母雞受了風寒,下蛋量急劇下降,已不到平日里的1/5,染上疫情的母雞還接連發生死亡。“臺風過后這1個多禮拜,全家人幾乎沒合過眼,一直忙于搶救,光救雞的藥錢就花了好幾千。”老吳說。 “眼下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周轉。”老吳告訴記者,從2008年開始養雞,前后一共貸款了近40萬元資金,前幾年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扶持,雞場規模越辦越大,今年存欄量已達到了1萬多頭,原本打算有個好收成,可以償還剩余的20多萬元貸款,可沒曾想流年不利。 一場禽流感,滯銷4個月 “上半年,遭遇禽流感,5000多只成熟的公雞滯銷4個多月,算下來賣出去的雞還不夠成本。”因為吳步奎堅持土雞養殖的理念,平日里給雞喂都是天然粗糧,成本遠高于普通飼料。 公雞滯銷、雞蛋無人問津,一場禽流感已讓雞場搖搖欲墜,如今一場臺風來襲,徹底刮跨了全家人最后一線希望。 一個難題,農業很難 老吳說,這么多年政府一直鼓勵科學養殖,但農業靠天吃飯的問題仍難以解決。加之政策變化太快,養殖戶的風險有增無減。 “前幾年政府對養殖大戶還是給予扶持的,可從去年開始補助就沒了,上半年禽流感后的補助款至今沒拿到手。”老吳說,當初也想過給合作社里的雞上個保險,但是去有關部門一打聽,才知道這養雞不在保險之列。后來又想擴大經營,把雞場翻建成比較牢固的鋼架棚,也由于不符合政策一直擱淺。 老吳更憂心的是全家人今后出路問題。為了貼補家庭收入,老吳讓兒子吳獻波又重操舊業,干起了駕校教練的活。 當記者一行結束采訪之時已是正午 但吳步奎和兒媳婦顧不上午飯,仍在滿是殘磚碎瓦的雞場里忙碌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