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發生呼吸道病,是由于某一病原侵害呼吸系統而出現的一種呼吸道的異常表現。由于養禽業的不斷發展,環境污染日趨嚴重,雞呼吸道病顯得錯綜復雜,癥狀相似。其原因可分以下幾種: 細菌引起的雞呼吸道病 1.雛雞沙門氏桿菌病:因以排白色糊狀糞便為特征,稱之為白痢。該病多發于雛雞,一旦發病,死亡率高。凡患白痢的雛雞,絕大多數具有呼吸道癥狀,表現為后腹呈現一收一縮的呼吸加快動作,可聽到“嗶卜嗶卜”的呼吸聲。 2.傳染性鼻炎:是一種急性上呼吸道疾病,有時上呼吸道炎癥可蔓延至氣管、支氣管和肺部。病雞發生呼吸困難,并出現呼吸羅音,不少病雞都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3.禽霍亂:該病病原為多殺性巴氏桿菌,一旦侵害呼吸道會表現呼吸道癥狀,特征為鼻流黏液,鼻竇腫大,喉部蓄積分泌物,導致病雞呼吸困難。 4.大腸桿菌病:大腸桿菌病的病型復雜,只有在雞患氣囊炎時,才出現呼吸道癥狀,病菌通過血液循環或呼吸道侵入氣囊而引起急性炎癥。 5.敗血性支原體病:雞敗血性支原體病感染可引起呼吸道癥狀為主的慢性呼吸道病(CRD),其特征為咳嗽、流鼻液、呼吸道羅音和張口呼吸。 6.曲霉菌病:該病的主要病原為煙曲霉菌,多見于雛雞,感染后病程稍長時,可見呼吸困難,伸頸張口,細聽可聞氣管羅音。有時可發生曲霉菌性眼炎,眼瞼腫大、凸出,下眼瞼有干酪樣物,嚴重時可失明。 7.禽衣原體病:病原體為鸚鵡衣原體,是一種急性接觸性傳染病。患病后,病雞呼吸困難,表現單側或雙側性結膜炎,眼瞼腫脹和鼻炎,眼鼻有漿液性膿性分泌物。 病毒引起的雞呼吸道病 1.新城疫(ND):雞的ND以下痢、呼吸困難和神經癥狀為特征,尤其是發生急性型ND時,病禽上呼吸道分泌多量黏液自口鼻流出,黏液有時懸掛于喙端,常搖頭想甩掉,喉部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音。 2.傳染性支氣管炎(IB):該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雞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雞群發病后突然出現呼吸道癥狀,并迅速涉及全群。病雞精神沉郁,畏寒,喘息,咳嗽,噴嚏,有氣管羅音,鼻孔中流出分泌物。本病多呈腎型病變,剖檢可見腎腫大、蒼白,整個腎呈檳榔狀色斑,故又稱為“花斑腎”。 3.傳染性喉氣管炎(ILT):ILT是由A型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接觸性呼吸道傳染病,病雞主要表現呼吸困難,伸頸,張口呼吸,低頭縮頸吸氣,咳嗽,甩頭,甩出帶血的黏液。 4.雞痘:雞痘病毒可通過上呼吸道感染發病,臨診上表現為皮膚型、黏膜型及混合型。當發生黏膜感染時,口腔、喉頭及氣管黏膜出現潰瘍性黃白色病灶,伴有嚴重的呼吸道癥狀。 5.禽流感:病初即表現明顯的呼吸道癥狀,出現咳嗽、打噴嚏、下痢、精神委頓,產蛋雞產蛋下降或停止。特別是溫和型禽流感,呼吸道癥狀拖延的時間較長。 寄生蟲引起呼吸道癥狀的病 1.隱孢子蟲病:隱孢子蟲病是由隱孢子蟲寄生于雞呼吸道黏膜上皮微絨毛區,感染后雞呼吸道出現羅音、咳嗽、打噴嚏,漸而氣喘。 2.住白細胞原蟲病:本病為雞的血液寄生蟲病,主要危害3月齡~6月齡的雞,雞愈小發病愈急。病程中后期,病雞出現呼吸障礙,常因咯血、呼吸困難而死亡。 3.氣管吸蟲病:本病由環腸科吸蟲引起,病雞以咳嗽為特征。氣管吸蟲多寄生于雞的氣管、支氣管、鼻腔、氣囊及體腔。主要癥狀為咳嗽、氣喘、呼吸困難、張口伸頸呼吸,呼吸時發出“咯咯”聲,最后窒息而死。 中毒引起呼吸道癥狀的病 雞中毒病,一般都具有呼吸道癥狀,特別是以呼吸道為侵入門戶的中毒病,出現呼吸道癥狀尤為明顯,常見的有: 1.一氧化碳中毒:冬季給育雛室加溫,倘若煙道阻塞,戧風倒煙,不注意通風,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輕度中毒時,精神呆滯,流淚,咳嗽。嚴重中毒時,騷動不安,隨之出現呼吸困難,運動失調,呆立,昏迷,嗜睡,頭頸后伸,最后窒息死亡。 2.氨氣中毒:禽舍內的糞便、墊料和飼料等含氮有機物都會分解產生氨氣。舍內如不及時清理,空氣中氨氣濃度升高引起禽類中毒。家禽則出現口流唾液泡沫,呼吸道分泌物增多,舍內在靜止時可聽到病雞喘氣聲,并有明顯的呼吸困難動作。 要預防和控制雞的呼吸道病,應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引進支原體陰性或陽性率很低的種雞生產的雛雞,從根本上杜絕或防止雛雞發生慢呼。 2.做好雞舍內環境的清掃、清洗和消毒工作,雛雞階段,做好嚴格的防疫隔離和消毒措施,用安全性好的季銨鹽類等消毒液每周1次~2次噴霧消毒。 3.提供適宜的溫、濕度及良好的通風換氣至關重要。降低舍內氨氣濃度,管理好飲水器,防止漏水,加強墊料的管理,每日翻動墊料1次~2次,有利于氨氣散發。 4.氣候突變、過冷過熱、雞群密度過大、營養不良、不正確的免疫方法及通風不良等都會誘發或加重呼吸道病。 5.很多呼吸道癥狀往往是由新城疫病毒和傳支病毒與大腸桿菌、霉形體共同作用的結果,必須先做好病毒性傳染病的免疫預防。第一次免疫預防最好選擇能突破母源抗體且對雛雞沒有病原性的新城疫和傳支二聯疫苗,在7日齡前進行免疫,第二次免疫可用新支二聯疫苗在首免后的14天進行,用以加強免疫,這樣保護力可持續至出欄。 總之,雞呼吸道病的發生可能由許多因素所致,如細菌、病毒感染等,但在生產上最常見的呼吸道病與環境因素密切相關,因不良的環境因素引起雞機體抵抗力下降,使細菌、病毒有機可乘,引起雞群發病。雞呼吸道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對雞群危害極大,為控制該病必須重視環境因素的改善,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雞呼吸道病的發生。雞的呼吸道疫病,預防比治療更為重要,提供優質的雞苗、良好的飼養環境和空氣質量,制定合理的衛生防疫制度、有效的免疫程序以及優質全價的顆粒飼料,對于預防和控制呼吸道疫病都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