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產地與分布 敖漢細毛羊父系以前蘇聯美利奴為主,母本為本地蒙古羊,培育期間引進波兒華斯導血雜交。1972年引入澳美導血雜交,以改善綜合品質。1982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驗收命名為“敖漢毛肉兼用細毛羊”。敖漢細毛羊育成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的敖漢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寧城縣等地,中心產區為敖漢旗。 2、外貌特征 該品種體質結實,骨骼堅實有力,各部位結合良好,體軀寬深而長,公、母羊頸部有寬松的縱皺褶;公羊有1-2個完全或不完全的橫皺褶。被毛白色,為同質毛。被毛呈閉合型,腹毛著生良好。公羊體大,鼻梁微隆,大多數有螺旋形角。母羊一般無角,或有不發達的小角。 3、品種性能 體高67~79cm,體長69~81cm,體重50~91kg。繁殖力較高,成年母羊的產羔率為132.75%;成年公、母羊平均剪毛后體重為91.0 公斤和50.0公斤,毛叢長度分別為9.8和7.5厘米; 剪毛量為16.6和6.9公斤, 凈毛率34%-42%.羊毛細度以64支為主. 8月齡羯羊宰前活重平均為34.2公斤, 屠宰率為41.4%.成年羯羊分別為63.7公斤和46%.成年母羊的產羔率為132.75%。敖漢細毛羊能適應惡劣的風沙氣候,具有抓膘力強、抗病力強、腹毛著生良好、繁殖力較高和適應性強等特性,是較好的毛肉兼用細毛羊品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