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后,閩企出口日本的訂單增多,昨日記者從我省水產出口企業了解到,由于日本地震并發核泄漏危機,導致日本水產品出口較難,以致過去從日本進口的歐美和東南亞國家開始將訂單轉投到我省。 福建檢驗檢疫局人士認為,日本歷來是水產品養殖、加工、出口以及消費的大國,此次日本水產業深受核輻射影響,福建水產業如果能抓住這次機會,將加速壯大。 有閩企輸日訂單增10倍 地震重創了日本的農業生產,日本對外國的蔬菜、水產品等食品需求激增。記者從外貿部門獲悉,日本地震后市場出現食品短缺的現狀,我省農產品企業出口日本的訂單激增,部分企業訂單同比增長近10倍。日本地震發生后的3月份,福建省對日本進出口總額達9.6億美元,同比增長6.9%。 其中,除了嘉葉等福清多家輸日食品生產企業拿到了更多出口日本的蔬菜訂單外,福建圣農食品有限公司的對日出口訂單近日也大幅增加。該公司透露,從去年9月至去年底共4個月的累計對日出口量不足550噸,日本大地震后訂單大增,僅今年6月安排的訂單量就達到670噸,預計今年的出口量將超過5000噸。 閩企力爭填補日本海外市場缺口 由于日本地震并發核泄漏危機,導致日本水產品出口較難,最近福建的出口企業發現不少過去從日本進口水產品的歐美客商(包括韓國客商)開始將訂單轉向我省。“大地震不僅影響到日本水產品的自給,出口也受到沖擊,我們正力爭填補日本海外市場缺口。”我省一家水產品出口企業負責人這樣說。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福建輸歐盟水產品增幅高達62.27%,對美國增長了29.02%,對日本增長39.24%。業內預計短期內對歐美出口還會增加。 過去遇到這樣的機會,福建企業未必能抓到,現在的情況已經不同。福建水產品出口已超過廣東和遼寧,躍居第二位。同時為了能順利出口,檢驗檢疫部門已引導企業對外注冊,占全省1/3出口量的東山縣目前對外注冊企業已有104家次,是5年前的近10倍。 短期訂單增多不宜頭腦發熱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美國、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對食品的要求最高,食品企業能出口這些市場,進入其他市場就更容易了。比如在國際水產品領域,美國HACCP認證已經非常嚴格了,歐盟注冊更嚴格。因此日本商機的出現,并不意味著每一家企業都能很快爭取到相關訂單。 還有企業認為,雖然短期內日本加大了對中國等國進口產品的預期,但這可能不一定會持久。隨著日本產品消費透明化,以及核污染認知提高,會逐步恢復到正常狀態。如果企業在獲得日本訂單時,沒有同時拓展其他市場,等日本市場恢復時,現在增加的日本訂單,可能導致今后產能過剩。值得留意的還有,此次日本發生地震后,日本客商對進口商品的質量要求一度降低,這樣的局面今后也將不會存在。企業在出口增多的同時,還需提升產品附加價值,為今后出口增加談判籌碼。 本文來源:東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