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蛋白是一個營養保健飼料,他倡導了養豬業的發展方向. 豬場面臨的問題:疾病越來越多,病因越來越復雜,用藥的種類也越來越多,用藥成本居高不下,但效果卻不盡人意;國外引進的高性能種豬越來越多,但并未因此而大幅提高生產成績;養豬的設備越來越好,投資越來越大,但經濟效益并沒有因此而明顯增加…… 2006年“豬無名高熱綜合征”的全國性大爆發,給我國養豬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當然,也是機遇),值得所有養豬人深刻反思;尤其是在藥物保健、疫苗接種和防疫方面都做得很到位的大豬場爆發此病更值得我們深思,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 可以思考的方面很多,但我們更應該從豬場保健觀念方面考慮。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引進了國外大量的養豬技術和產品(不管好壞及是否適用中國國情),對中國養豬業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飼料中添加藥物的目的: ①人們習慣在某些階段(如產前產后、斷奶前后、轉欄前后等)的飼料中“加藥”,其主要期望的目標是預防疾病發生。其藥效本質是通過抗生素類藥物添加,起到殺滅或控制腸道/呼吸道病原微生物繁殖的作用(如往仔豬、生長豬飼料中“加藥”)。 ②通過添加藥物,使其排泄分泌物的病原微生物減少,從而使其后代得母源性疫病的機會減少(如在母豬料中“加藥”)。 ③有一定的促生長作用(但至少抗生素促生長的作用機理仍未定論,至少歐盟不會再有人研究)。 ④周邊有疫情時作為“心理保險性”預防措施。 在飼料中添加藥物的副作用: ①抗生素在畜禽產品肉、蛋、奶、毛、皮中殘留,危害人體健康,如產生“三致”、過敏,甚至產生人類目前的科學水平還未能了解的疾病或潛在危害。 ②導致畜禽體內外的微生物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或抗藥性,藥效降低,用藥量不斷增加,使養殖成本不斷增加的同時也使藥物殘留更為嚴重,形成惡性循環。 ③畜禽長期使用或濫用抗生素后,在抑制致病微生物的同時,也殺滅了動物體內正常的有益的微生物菌群,使機體正常微生態體系(醫學界稱之為“新的生理系統”)失衡,造成動物內源性感染或二重感染。 ④使畜禽對抗生素產生依賴,抑制動物免疫系統的生長發育或降低了動物的免疫功能,使抗病能力下降。 歐盟已于2006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在所有動物飼料中;北美、東南亞及其他國家也嚴格規范少數抗生素的添加;我國已開始限制抗生素添加的數目,一些藥物已被明確禁止添加。 將來,中國肯定會禁止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只是時間不確定,可能要取決于替代性添加劑的研究進展?到那時就可以還“藥物”的本來面目,那便是用于動物發病時的治療。 新的理論和技術--營養保健 營養決定健康: —80%的疾病與免疫功能失調有關; —營養影響免疫系統發育和功能; —營養影響抗病基因表達。 合理營養能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保障機體健康,充分發揮動物的遺傳潛力,帶來更多的利潤。提高飼料消化率,改善動物營養水平,調整腸道微生物區系,增強免疫力,提高營養性抗病能力是當務之急! 營養保健添加劑的特點 天然無毒無副作用、無殘留和無抗藥性;提高飼料適口性;保證飼料營養價值不降低;提供營養,防治疾病,促進生長;促進養分消化吸收,提高飼料轉化率;可提高免疫調節能力;提高動物抗應激能力;改善環境、水質,改良池塘淤泥?可擴大飼料來源。 營養保健添加劑的種類 目前常用的營養保健添加劑有益生素(如酵母菌、芽孢桿菌、雙歧桿菌等)、酸化劑、酶制劑(如植酸梅、木聚糖酶)、堿性離子制劑、抗氧化劑、酵母培養物、中草藥、調味劑、大蒜素、類胡蘿卜素、小肽制劑、寡糖制劑、某些有確切成分的植物提取物(如牛豆油、絲蘭屬植物提取物等)、特殊脂肪酸(如共軛亞油酸、亞油酸等)等。它們大多是純天然物質,應用前景十分誘人(現已有人研制出一種叫做信念平衡蛋白的產品,該種產品正是當前廣大養殖朋友所急需的)。 歐盟在飼料中禁用抗生素一年以來,并未因不能“加藥”而導致養豬業的動蕩與生長成績滑坡,許多豬場提前做好因應準備,通過提供更福利化的飼養條件(如取消限位欄,享受陽光,更大生活空間等)和添加有益動物健康的營養保健品,反而使生豬的表現更佳。 “觀念”是在推行營養保健中最難改變的,“觀念變,一切均變”。由于現在飼料競爭非常激烈,很多豬場(豬農)還停留在怎么省錢的意識領域,什么便宜用什么,很多飼料廠不得不努力壓低價格價格,結果是飼料的品質沒保證,豬農的效益也不見得好。其實創造價值才是關鍵,我們養豬人要樹立一種“不怕東西貴,只怕東西不值錢”的觀念,只有舍得投入(不含亂費)才會有產出,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