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南海區漁政局昨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稱,珠江流域禁漁期制度將于今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期間禁止一切捕撈行為,時間為兩個月。珠江禁漁期制度是我國繼海洋伏季休漁和長江春禁后首次在珠江流域實施的重大資源養護措施。 流域部分魚類已經絕跡 珠江流域歷來是我國傳統的魚米之鄉,主干流西江長2214公里,貫穿云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江西六省(區),流域面積44萬平方公里。但近年來珠江漁業資源與生態環境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魚類品種越來越少,有些魚類已經枯竭,如鰣魚、中華鱘等品種已多年無捕撈記錄;漁業產量越來越低,廣東肇慶江段的漁民,每天的捕撈量只有幾斤。同時,流域的漁業生態系受到威脅。 南海區漁政局副局長劉添榮表示,影響流域生態安全的原因主要是水體的污染,特別是珠江三角洲水質污染特別嚴重;二是捕撈強度過大,非法捕撈現象屢現;三是攔河截壩工程對魚類洄游形成阻礙。 “珠江流域漁業資源近年來遭受嚴重破壞難以為繼,如果不采取措施,今后珠江流域可能無魚可撈,實施禁漁制度將有利于珠江流域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眲⑻順s說。 禁漁期間禁止一切捕撈 經國務院2010年10月批準,農業部決定在珠江水域實行禁漁期制度。禁漁范圍包括珠江的干流、重要支流和通江湖泊,禁漁江段總長度為5365公里,禁漁時間為每年的4月1日12時至6月1日12時。各省(區)也可在執行統一禁漁規定的基礎上,適當延長禁漁時間。禁漁期間在禁漁水域范圍內禁止所有捕撈作業。 珠江流域漁業管理委員會(珠漁委)和南海區漁政局將于4月1日在廣西桂林舉行珠江禁漁、增殖放流暨同步執法啟動儀式。珠漁委還將在4、5月期間,在桂林、柳州、梧州等地進行人工增殖放流,數量在600萬尾以上,以更好地恢復魚類種群。 為強化對禁漁水域的監督管理,主管部門將聯合執法檢查,安排中國漁政307船,聯合沿江有關漁政船,在漁民多、漁船集中的重點區域巡航執法,整治轄區內非法捕撈的“外來漁船”。 對淡水產品價格影響不大 近期因受通貨膨脹影響,農產品價格也大幅度上升,但是水產品的價格一直比較平穩,此次全珠江流域5000多公里范圍內禁止一切捕撈行為,廣東水產品供應會否受影響?水產品會否因此漲價? 對此,南海區漁政局負責人表示,估計影響不會很明顯,廣東養殖淡水魚的市場供應量占市場總供給量的6成,而珠江流域廣東段江河野生魚類占市場總供應量不到10%,因此對市場水產品的價格影響不會很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