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從全國水產原良種審定委員會傳來消息,由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胡超群研究員帶領的研發團隊與企業合作選育的凡納濱對蝦(白對蝦)“中科1號”新品種,通過了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的新品種審定。 該新品種是在國家“863”課題、支撐計劃課題、廣東省科技計劃、廣東省海洋漁業重大專項、中科院知識創新方向性項目等資助下,以從美國夏威夷、佛羅里達州引進的2個群體和國內5個養殖群體為基礎群體,經過2代群體選育及5代家系選育而獲得的經濟性狀穩定的白對蝦。 該品種與普通養殖品種相比,生長速度提高21.8%;收獲期規格整齊,體長變異系數小于5%;仔蝦淡化應激成活率提高30.2%。適宜在全國各地區海水、咸淡水水域養殖。業內人士表示,我國對蝦養殖規模居世界之首,但長期以來缺乏足夠量的自主選育親本家系,導致業界不得不求助于國外育種機構。“中科1號”選育成功雖然短期內不會帶來大的改觀,但這是一個好的開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