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吉林省總商會副會長、吉林正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韓真發在小組討論中說起自己的提案一肚子委屈。 中國的食品安全事故頻發,對于絕大部分人日常食用最多的豬肉,韓真發已經連續幾年都提出要規范中國肉制品安全的檢驗檢疫制度。韓真發由衷感慨:“政協提案不應該重形式而不重內容。不要看實際上辦復率99.49%,要看實際上解決了多少問題。” 目前,除了北京、上海以及一些經濟較發達地區的檢疫機構是財政開支,絕大部分已經實行自收自支。韓真發1998年進入豬養殖行業, 與同是政協委員的劉永好并稱為“一南一北”養豬大王,可謂是深諳行業內潛規則。韓真發說:“很多機構為了增加收入,只要企業給錢給蓋章,財政部不能讓企業來左右檢驗人員的態度。”韓真發建言,要把這些人員納入財政開支范疇。 韓真發回憶起去年的經歷:“在去年的兩會后,農業部回復說很多地區經濟不發達,財政養不起這些人。”不過,令韓真發困惑的是,這個提案不應該是交給農業部。 “每年都在提這個問題,今年再提都不好意思了。但是這是一個事關大部分人食品安全的問題,不是小事。”韓真發最后強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