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價值考慮,根據豬的產肉特點和外形特征,大致將豬分為瘦肉型豬、脂肪型豬、兼用型豬三種不同經濟類型。 瘦肉型豬的胴體瘦肉率為55-65%,其生長發育快,肥育期短。瘦肉型豬生產瘦肉的能力強,能有效利用飼料轉化為瘦肉。 豬的外形特點是軀體長,胸腿肉發達,身軀呈流線型,體長比胸圍約長15-20厘米,背膘厚1.5-3.0厘米,腰背平直,腿臀豐滿,四肢結實。在國外,這類豬又分為鮮肉型和腌肉型,丹系長白豬是典型代表。 脂肪型豬能生產較多的脂肪,胴體瘦肉率僅占35-45%,背膘厚5.0厘米以上。這種類型的豬成熟早,繁殖力高,耐粗飼,適應性強,肉質好。對蛋白質飼料需要較少,需要較多的碳水化合物飼料,飼料轉化率較差。 豬的外形特點是體軀寬深而稍短,頸部短粗,下頜沉垂而多肉,四肢短,大腿較豐滿,臀寬平厚,胸圍大于或等于體長。早年的巴克夏豬是典型的代表。 兼用型豬的體形、胴體肥瘦度、背膘厚度、產肉特性、飼料轉化率等均介于瘦肉型豬和脂肪型豬之間,有的偏向于瘦肉型豬,稱為肉脂兼用型豬,有的偏向于脂肪型豬,稱為脂肉兼用型豬。瘦肉占胴體重45-55%,背膘厚3.0-4.5厘米。蘇白豬為典型代表。 本文內容由 jieming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