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蛋雞腫頭型大腸桿菌病在我縣近幾年常有發生。多發生在冬末春初,發病雞群多初產蛋雞及產蛋高峰期雞群常見。本病在臨床癥狀上剖檢病就上與禽流感、鼻炎極為相似、易誤診,而且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一、發病情況與臨床癥狀 2002年12月本縣庫區鄉橋北村養殖小區張安娃飼養的1000只中型初產蛋雞,發病當天發現雞群中有3只雞臉部腫脹,第二天早上就有52只雞發生腫臉腫頭。一周時間,本村的其它養雞戶有十三家相繼出現該病,并且繼續發展。用抗大腸桿菌藥物治療,才于平息,個別戶用治療大腸桿菌藥物預防及時,也能避過此病。2004年1月22日(正月初一),本縣田湖鎮黃門村養殖區尚戰鎖、李燦章兩家飼養的500只、700只中型蛋雞分別出現腫臉腫頭現象,我們確診為腫頭型大腸桿菌病。截止2004年3月10日我縣黃門、庫區橋北兩養殖小區共發生23例本病。本病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腫臉腫頭,且出現的快,一般沒有呼吸困難癥狀,個別雞只鼻孔處有結痂。凡是患病雞只全部拉黃白色稀便,精神差,不食。大群中尚無腫臉腫頭的雞,采食量,產蛋量不減。病初雞眼前下方的三角區臉部微腫起,繼而整個眼區、臉部腫脹,手壓有硬感,病雞多在二天內死亡。 二、剖檢變化 病死雞剪開臉部、頭部、頸部皮膚,發現頭臉部皮下組織發生嚴重的纖維素質病變,呈豆腐渣樣;頸部皮下沿側面有4---6cm長條狀纖維素樣病變。部分雞肝臟有一層纖維素膜包裹,呈纖維素腹膜炎、卵黃性腹膜炎;腺胃內有一層黃色膿性分泌物。 三、實驗室論斷 1、涂片鏡檢:取病雞肝組織、心血涂片做革蘭氏染色,鏡檢均發現革蘭氏陰性短小桿菌,呈單個散在。 2、細菌培養:取病雞肝臟組織接種普通瓊脂斜面上,經37℃培養24小時后形成圓形,直徑為2---4毫米,露珠樣,半透明,邊緣整齊,灰白色的菌落。取菌落涂片做革蘭氏染色,見有陰性桿菌。 3、確診:通過上述論斷確診為大腸桿菌病。 四、治療 發病雞群用河南農大學牧翔獸藥廠生產的菌特威飲水,每500只每天一次性飲一袋菌特威,用鄭州天吳生物科技公司生產的舒心散拌料,4天后,全部控制病情不再出現病雞。病雞個體治療用慶大霉素4萬單位配合魚腥草針肌肉注射療效極好。 五、討論 1、大腸肝菌炎型較多,臨床上能引起多種癥狀。此種病傳染速度之快,確實是以前所少見的,應引起廣大養殖戶的重視,一但出現誤診或治療不及時將會出現較高的死亡率,并且必須配合個體治療。 2、本病發生后,要及時搞好通風換氣,每天進行兩次消毒。發現病雞及時挑出單獨隔離,有利于盡快控制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