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表了一份名為《關于加強進口三文魚檢驗檢疫的公告》,要求各檢疫部門加強對進口三文魚的檢驗檢疫工作。 浙江是三文魚消費大省。去年6月至今,浙江購入進口冰鮮三文魚322.3噸。三文魚戴上檢疫部門的“緊箍咒”后,有市民擔心會不會出現“水貨”三文魚。 進口三文魚戴上“緊箍咒” 近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了一份名為《關于加強進口三文魚檢驗檢疫的公告》,要求各檢疫部門加強對進口三文魚的檢驗檢疫工作。 《公告》規定,從2月20日起,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其實施條例和有關規定,對進口養殖三文魚實施進境檢疫審批。所有進口養殖三文魚須事先申請進境動植物檢疫許可證,未獲許可證者不得進境。進口野生捕撈三文魚須提供出口國(地區)官方出具的、注明捕撈漁船編號及捕撈區域的書面證明,否則一律視為養殖三文魚。 進口冰鮮三文魚境外出口商及代理商、國內收貨人及代理商也需要在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做好備案管理。 檢驗檢疫部門還要對進口冰鮮三文魚加強現場查驗,官方衛生證書等證單不符合規定,或貨證不符者不得入境。要按照中國有關法規標準要求,對進口冰鮮三文魚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后方準入境。 據悉,2010年以來,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從部分進口冰鮮三文魚中檢出寄生蟲魚虱、致病微生物、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而之所以加強檢驗檢疫,被普遍被認為是對三文魚質量問題的慎重對待。 不過,記者從浙江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了解到,類似的質量問題,在浙江(寧波地區除外)尚未遇到。 近幾年,浙江人對三文魚的胃口大增,入浙經銷三文魚的進口企業數量也在漸增,從開始的1家增長到現在的4家。 目前,浙江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已經完成三文魚進境審批的相關準備工作,開始受理企業申請,并完成部分初審且上報國家質檢總局。 浙江購入300多噸三文魚 近年來,隨著杭州蕭山機場直航歐洲和澳州新航線的開通和定期航班增加,國外高檔海鮮紛紛從世界各地通過轉運或直運抵達杭州。市民吃到越來越多的進口海鮮,而浙江人對三文魚更是情有獨鐘。 家住朝暉路的謝女士發現,春節前后,附近的兩家普通超市都開出了三文魚專柜。原本只出現在高端超市的三文魚顯然已經放下了身段。“現在吃三文魚就跟吃蝦一樣方便。一到周末,我都一早去挑一塊新鮮的三文魚給女兒做刺身。” 從去年6月起,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正式開展冰鮮三文魚檢驗檢疫業務。該局的數據統計,去年6月21日至今,浙江進口的冰鮮三文魚達322.3噸。 據了解,進入浙江的三文魚分別來自挪威、英國的蘇格蘭和澳大利亞塔州。 有人擔憂“水貨”三文魚混入 據資料分析,自1985年挪威三文魚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后,三文魚進口量逐年快速增長。目前中國已成為亞洲地區挪威三文魚的主要消費地,年進口量超過1900噸。在浙江,三文魚已成為市民餐桌上常見的座上客。 華潤萬家超市施加橋店負責水產的鄧主管告訴記者,年前就有三文魚漲價的消息傳出。目前三文魚整條的價格在150元/公斤,切塊的價格更貴一些。 有觀點稱,此次進口三文魚戴上“緊箍咒”,加上價格上漲等因素,不排除有“水貨”三文魚的出現。 “這跟手機一樣道理,有行貨水貨之分。水貨就是通過非官方途徑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而“水貨”三文魚未經過檢驗程序,當中的寄生蟲魚虱、致病微生物、獸藥殘留超標等問題無法控制,消費者將“水貨”三文魚用來制作刺身或者沙律等生吃,對健康可能造成威脅。 浙江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表示,目前尚未發現消費者所稱的劣質三文魚。浙江地區的消費者如果從正規渠道購買的三文魚,都是經過檢驗檢疫部門檢驗合格的。 浙江省檢驗檢疫局食品監管處負責人提醒消費者,在購買進口三文魚時,首先應確認購買的三文魚是否是經正規渠道進入市場銷售的,應向商家要求查看銷售產品對應的《入境貨物通關單》,每批合法進口的三文魚及產品都有對應的《入境貨物通關單》。 另外還要注意產品的新鮮程度。冰鮮三文魚肉質很結實,有新鮮、自然的紅色、橙紅色,且脂肪分布儼如大理石。新鮮的三文魚魚肉結實、有彈性,用手指摁下后,能迅速彈回。如果買整條三文魚的話,要觀察魚鱗是否完整,魚眼睛剔透程度,越完整、越剔透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