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只啄羽、互啄,是一個存在已久的問題,從規模化養雞開始即困擾養雞界。 究其原因,大致可歸納為三大類: 一、飼養管理 1、飼養密度過高:一般而言,飼養密度過高,容易造成雞只生長速度慢,飼料轉化率差,死亡率高及雞只羽毛生長不良的現象。一般在冬季會增加雞只飼養密度,而給飼、給水的空間不予增加,如遇到雞只斷喙不良,就更容易造成啄羽現象的發生。 2、斷喙不當:適當的斷喙可減少飼料的浪費,更可避免啄羽機會,一般現場發現的啄羽和互啄都伴有剪嘴不當的現象。 3、感染慢性或亞臨床疾病:很多疾病會阻礙營養成分的吸收,尤其是消化道疾病,當營養成分吸收受阻時導致雞只啄羽。 4、光照強度:光線太強烈,雞只過度興奮,會造成雞只互啄。只要控制于昏暗環境下,此現象就可改善。 5、通風不良及氨氣太高:通風不良會容易導致雞只煩躁不安,緊迫及采食量下降。緊迫本身對某些營養成分的需要增加,再加上采食量減少,勢必造成營養成分的缺乏。 6、換料不當:現有飼養的雞種均已經過改良,具有優良的遺傳因子,其所攝入的營養成分先滿足生長的需要,然后再滿足羽毛的發育,如換生長期料太早,會導致營養成分的不足,產生雞只啄羽和互啄。 二、營養 1、蛋白質:蛋白質含量過低和蛋白質品質差,氨基酸不平衡及消化吸收利用率低。 2、含硫氨基酸:含硫氨基酸為羽毛的組成成分,但其必需滿足生長后,才能用于制造羽毛,所以當雞只吸收含硫氨基酸不足時,羽毛發育較差。 3、賴氨酸:賴氨酸不足,也會造成羽毛問題。 4、能蛋比:雞只按日糧中的能量調節其采食量,如能蛋比過高,會造成雞只攝入蛋白質不足,影響羽毛發育。長期飼喂低能量、低蛋白日糧也會造成嚴重啄羽,主要是能量與氨基酸之比不合理。 5、鈉和鉀:鈉和鉀是維持體內滲透壓、酸堿平衡、離子平衡的主要元素,如缺乏鈉和鉀,會導致羽毛生長不良。 6、粒狀飼料:顆粒飼料減少了雞只采食的時間,使雞有更多的時間養成啄羽的惡癖,所以顆粒飼料比粉狀飼料更易引起啄羽。 7、硫酸銅含量:硫酸銅含量過高會引起雞只對胱氨酸的需求增加,而胱氨酸是羽毛生長的主要氨基酸。 8、霉菌污染:許多霉菌分泌的黃曲霉毒素B1、T-2毒素等會影響雞只營養吸收及羽毛發育。 三、品種 1、品種之改良:隨著育種水平的提高,雞的生長速度、飼料轉化率等生產性能得到了全面改良,但需良好的管理、營養、環境及疾病控制等的配合。如某個方面出現問題,雞只由于采食量不足導致營養缺乏,而雞只首先滿足生長,而后再制造羽毛,往往會發現雞只羽毛發育差及啄羽現象。 2、不同之品系:不同品系的雞只對飼料的營養需求不同,最好不同品系的雞只配合不同的飼料,一般比較好動的地方雞更容易產生啄羽問題。 四、環境 1、濕度:于太干燥或太潮濕的環境和墊料中,雞只會感到不適,而會互啄。 2、溫度:于太悶熱或光線太強之情況下,雞只較易互啄。 3、群體太大:養在大雞舍的雞只比小雞舍之雞只易發生啄羽現象。 以上為雞只發生啄羽和互啄的四大因素,但一般發現現場的情形都是由二至三種以上的因素混合在一起,會造成嚴重的啄羽和互啄,如一只雞被啄得出血,其它的雞見到紅色更去啄此受傷之雞。 假如發現雞只啄羽或互啄時,可按以下方法治療,將有助于改善: 1、在1-2天內飼料中添加0.5-1.0%食鹽,給予充足飲水,而后降到0.5%。 2、在飼料中添加1-2%石膏粉。 3、以蛋氨酸泡水飲用或飼料中添加。 4、適當斷喙。 5、改善通風條件 6、設法找出可能之原因,并加以改善。 7、將被啄雞只抓出,并涂上藍藥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