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鱸原產于北美洲,自1983年在我國人工繁殖成功,據統計,目前年產量達15萬噸以上。加州鱸主產地以廣東佛山為主,江蘇、浙江、四川等地也有養殖,主要養殖模式以混養為主,可套養黃骨魚、大頭魚、鯽魚等品種。 2010年,加州鱸養殖利潤相比2009年有所好轉,7-8月份,魚價最高時達到18.5元/斤左右。加州鱸一般6-8月份魚價處于高位,盡管這個時期的魚養殖周期較長,但價格往往也較為理想,2010年該時期的過冬魚上市價基本在13元/斤以上,不少從年初就留魚等價格的養殖戶收獲頗豐。9、10月份后,新魚大量上市,價格在9.5元/斤以上,而養殖成本方面,2010年冰鮮魚價格有所上漲,約在7元/斤。 據了解,加州鱸近年養殖只要成功,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利潤空間,但是近年該魚養殖突出的問題是發病率較高,造成養殖戶很大損失。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加州鱸由于前期缺乏種質保護方面的工作,近年種質退化、病害頻發,為此,珠江水產研究所從2005年開始了加州鱸選育的相關工作,并與一些良種場合作開展優質種苗的生產。據反映,這些通過選育生產的種苗,生長率、抗病力都有顯著提高。養殖戶選擇種苗時也應盡量選擇優質種苗,以降低養殖風險。 苗種方面,廣東地區3月為集中出苗時間,6月份主要提供大規格魚苗,一般苗場在4月底都已停止供苗。去年3月初1公分規格的魚苗價格在120-150元/萬尾。而據一些種苗場透露,明年一些優質的種苗價格或將出現一定幅度的上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