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年來,資本界愈發關注我國的養殖行業,業內巨頭泰森、正大,業外各類投資商及世界銀行等均以不同方式介入畜牧養殖業。同時,國內一些發展較快的大型畜牧企業也主動試水資本運作,上市融資似乎即將呈現一片繁榮。在已經上市的農業企業中,家禽養殖企業則是初露頭角。自2008年肉雞行業第一股山東民和牧業上市至今,已有5家企業上市。從整體趨勢上看,預計還將會有更多家禽企業投身于上市的大潮。然而上市究竟對養殖企業意味著什么?企業是否已經做好上市前后的各項準備?帶著諸多疑問,筆者走訪了幾家上市企業及有上市意向的企業,旨在溝通經驗,獲得啟發,尋求開拓思路,為更多家禽企業提供戰略借鑒。 先行者:各自為政,發展良好 早年也有家禽企業出現在股票市場,但由于種種原因,有些企業并沒有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或是退市,或是改變了原先的主業。然而,近兩年新上市的企業,從目前的運營狀況來看,其前景值得期待。 民和股份 民和股份上市于2008年,其主要經營業務包括種雞、商品雞的飼養、肉雞的加工與銷售等。根據公司10月25日發布的2010年第三季度報告,民和股份實現營業收入7.0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了35.47%;實現凈利潤達263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76.67%。雖然民和股份自2009年開始遭遇不景氣的市場環境,面臨過一些困難,但自2010年下半年開始,公司主營產品雞肉及苗雞價格回升并趨于穩定,民和公司逐漸走出低潮,并且將繼續保持目前的上升態勢。 圣農發展 繼民和之后,圣農發展也于2009年正式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肉雞飼養、屠宰加工及雞肉銷售。根據圣農公司2010年半年報統計數據,其2010年上半年屠宰肉雞達3785萬只,產品銷量8.056萬噸,實現營業收入8.056億元,同比增長45.08%;凈利潤達6944.67萬元,同比下降 14.29%。 圣農乘著上市的東風,目前已經進入到高速擴張時期。根據公司制定的《圣農2010年~2015年發展規劃》,其肉雞飼養加工產能將年新增 9600萬只,達到2億只;公司要在“十二五”期間成為產值、銷售雙過百億的中國重要優質雞肉供應商。2010年前8個月,公司完成雞場選址并簽訂合同 118個,新建養雞場已開工41個。 華英農業華英農業同樣于2009年上市,與民和、圣農不同的是,在其主要業務中,肉鴨的養殖與鴨肉加工占據主導地位。2010年上半年,華英農業實現營業收入5.67億元,凈利潤達1797萬元。盡管上半年家禽行業整體狀況不盡如人意,但華英農業仍舊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目前華英農業正在積極上馬新項目,其中令人矚目的是18萬噸的配合飼料加工廠,據了解該項目主要是作為其新增2900萬只肉鴨項目的配套工程。 益生股份 2010年8月10日,益生股份在深交所正式掛牌,共發行2700萬股,融資達6億元。益生股份主營業務包括肉種雞、蛋種雞、商品雞及其產品的引進生產與銷售,同時還涉及生豬、飼料等相關業務等。根據其招股書,益生股份計劃將募集資金全部用于建設90萬套父母代肉種雞場4.6萬套祖代肉種雞場,項目總投資約2.73億元。益生股份董事長曹積生先生明確表示,公司的目標就是要成為國內最大的白羽肉種雞企業。 縱觀上述家禽上市企業的發展現狀,均處于穩定上升的態勢。上市對于企業發展的幫助直接體現在企業業績的提升上。同時,企業管理者們也逐漸認識到,上市不僅對于企業發展起到促進作用,還間接提升了家禽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企業上市對于規范行業而言意義重大 作為上市新股山東益生股份的董事長,曹積生非常直接地道出了上市對于家禽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意義:“越來越多的家禽企業上市,必將有助于我們整個行業的規范運作。” 曹積生認為企業上市是必然之舉。“家禽企業上市,對于企業自身,也對于整個行業而言都是有重大意義的。就企業自身而言,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須要上臺階,上市就會成為必然,否則企業無法進一步拓展,只能原地踏步了;同時上市本身也是對企業發展所取得成就的一種認同和肯定。而放到整個行業來說,企業上市是行業成熟的一種表現形式,如果一個行業上市企業少,那么意味著這個行業的發展還很不夠。就我們家禽行業來說便是如此,目前許多企業還處于原始積累的階段,這對于行業發展而言遠遠不夠。”曹積生坦言。 企業上市最重大的意義在于能夠有效地幫助行業建立起一套規范運作的體系。“企業上市之后,就會在一個更大、更加公開的平臺上運作,要直接面對市場、社會和股民。在一個規范化的平臺上運作,必然要求企業規范企業行為,由此帶動整個行業的規范化。” 在交談中,曹積生提到這些規范尤其會給企業領導人提出新的要求,并會具有一定的制約性。但是如果沒有這種制約,缺少監督和好的制度,企業領導人就不會在經營理念上發生轉變,企業也就不會進步。無獨有偶,民和牧業董事長孫希民之前在接受采訪時,也提到過上市之后規范化運作在企業管理模式轉變上的作用,尤其是那些原先屬于家族式的企業。他曾列舉過一個生動而直觀的例子,“比如原先我準備叫我兒子當董事長,我就做個資深董事長吧,但是在上市公司管理中沒有資深董事長這個職位,只有董事長和副董事長,所以董事長還得我當,我兒子當副董事長。但是你想任命一個副董事長也不行,必須要董事會通過,在網上公示 21天之后,再開股東大會,股東大會通過才可以進行任命。”由此可見上市對于企業制度化建設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與上面兩位企業管理者持相同觀點的,還有北京峪口禽業副總經理周寶貴先生。在他看來,無論企業上市與否,最終對于企業發展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市場因素。如果企業不做大,都是小企業相互競爭的話,整個行業的規范性就無法保障,市場不成熟,到處都會充斥著價格戰和其他一些不正當的競爭。相反,大企業多了,規范的上市企業多了之后,就會更重品牌、重質量以及重售后服務。雖然說這并不會直接促進整個行業的規范化運作,但是它能夠規范每一家公司的管理,同時促進公司有更明確的目標,從而實現全行業漸進式地規范發展。而對于自身企業的上市問題,周寶貴表示,目前峪口禽業正在做上市前的準備工作,預計2012 年將正式上市。 政策吸引 關注上市問題的并不只有企業自身。近年來,國家各部委也很關心包括家禽企業在內的涉農企業的上市問題,僅2010年一年,就已經推出許多相關政策、措施以及財政撥款用于支持農業企業發展上市。 去年1月底,國務院推出《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的中央一號文件,該文件的最大亮點是推出了一系列的強農惠農新政策,其中就包括支持涉農企業上市,加快發展農產品期貨市場。 去年7月28日,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又聯合下發《關于全面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的指導意見》,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推進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創新工作。“一行三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此表示,從資本市場看,重點是支持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上市融資和再融資。 對此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資本市場在農村金融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證監會將重點支持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到股票主板市場、中小板市場和創業板市場上市融資和再融資,并進一步拓寬涉農企業融資渠道和融資來源。 由此可見,農業企業的上市問題已經在國家層面獲得重視,并且已得到政策、經濟等各方面的扶持。對于希望上市的家禽企業而言,這絕對是一大利好。 與此同時,各省市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支持農業企業上市。2009年,吉林省就出臺了促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平穩較快發展的支持、扶持措施,以鼓勵支持龍頭企業上市融資。對于進入輔導期的擬上市企業,政府一次性給予費用補助和獎勵50萬元,實現上市后再給予費用補助和獎勵50萬元。這一舉措無疑大大增加了企業上市的動力。而在去年7月,湖南省也召開涉農上市后備企業改制上市工作推進會。湖南省副省長劉滿倉表示,大力培育農業企業上市后備資源,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增加上市企業數量,擴大直接融資規模,是湖南省農業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加速發展的關鍵所在。他同時指示要抓好培育工作的關鍵環節,大力推進湖南省的農業企業上市工作。 此外,許多風投資本也將目光投向農業企業。在這些金融大亨看來,目前中國農業產業還相對分散,“是非常好的投資農業企業、整合市場的機會。” 對此合眾資本總裁曹越表示,“對于風投來說,通過股權注資農業企業,就是希望農業企業能夠上市,而后通過公開市場退出。”風投公司會瞄準一些有上市潛質的公司,在其上市前,對其進行股權投資,而后積極扶持農企上市。上市之后,風投資金便會通過公開市場陸續退出,以獲得超額回報。 上述諸多政策和有利條件足以刺激更多家禽企業步入上市的道路,其上市的便利性也大大提高。 充分的準備是上市的先決條件 盡管外部條件充足,企業上市仍舊需要完成大量的準備工作。企業家們非常清楚,如果盲目上市,實施力所不及的跨越式發展,其結果只能是災難性的。 江蘇京海禽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顧云飛對于上市顯得尤為慎重。他認同上市對于企業的積極意義,并且表示京海禽業也有上市目標。但他同時表示,在正式上市之前,要先把問題想全面,準備工作做充足。 為此,京海制定了一套完善的發展規劃。一是升級轉型傳統產業;二是繼續開發優勢產業;三是繼續進行人才建設。顧云飛表示,在完成上述三個方面的推進之后,京海就將在“十二五”期間考慮上市的問題。 做好抵御風險的一切準備 除了上市之前的準備工作以外,對于上市之后可能遇到的各種風險,企業也需要有心理準備并做好應對措施。 北京東方艾格農業咨詢公司的郭會勇分析師在談及家禽企業上市的問題時,就著重提出了風險的問題。他指出,許多企業選擇上市的方式融資,本身也是由于農業企業自身的弱勢所決定的。由于農用土地無法抵押,這就造成了農業企業無法通過銀行貸款的方式獲得融資。相對而言,通過上市的方式融資就容易得多,但是許多問題也隨之而來。一方面,股市的大環境對于企業上市有重要影響。在目前大環境并不景氣的情況下,上市其實并不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即便企業自身發展良好,有一些適合上市的項目,在上市之后還是有可能受到股市波動的影響。其次就是市場因素,一旦原料價格走高,或者市場不景氣造成產品售價走低,也會對上市企業產生直接的沖擊。第三,對于家禽養殖企業而言,各類禽病是對企業造成最大傷害的因素,也是企業抵御風險的重中之重。 對此,山東益生的曹積生董事長頗有同感。他認為上市企業做好風險抵御工作,首要任務就是要嚴格防控各類家禽疾病。以益生股份自身為例,他提到的三點,對于其他企業做好疾病防治工作同樣具有指導意義。首先,他談到益生地處膠東半島,周圍環境較好,對于防御各類禽病而言,是一個天然的優勢。這意味著企業在選擇各類場址時要做足工作,充分考慮環境因素。其次,益生擁有一套不錯的班子。據曹積生介紹,公司主要的幾個領導都是文革之后的第一批大學生,也都是獸醫學專業出身,因此在專業和技術領域十分過硬,對于雞場的選址和疾病的預防經驗頗豐。這實際上就是要有過硬的專業團隊。最后,益生目前正在走高成本擴張的路線,通過引進先進的技術與設備,充分保障了家禽的營養健康。 至于由于市場帶來的風險,曹積生笑著表示,企業無法決定市場,企業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強企業,提高產品的質量,同時盡可能地降低生產成本,最大限度地減少風險可能帶來的損害。 曹積生認為,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企業不可能讓風險消失,但卻可以最大程度降低風險。對于一家上市企業而言,能預見并抵御風險,是判斷企業能否成熟發展的重要指標。 家禽企業上市之路初現,這也是養殖企業發展的新路。對于已具有現代化設備裝備,擁有現代化企業管理知識儲備的企業來說,將是難得的發展機遇。雖無法預計上市之路如何為企業發展壯大增速,但它一定會改變農牧企業的傳統經營模式,并規范行業行為,為中國家禽行業規模化發展帶來契機。 更多家禽資訊、行情、精華資料請登錄中國畜牧人網站家禽頻道: http://www.gzdxslyou.com/poultr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