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羽肉雞 黃羽肉雞由我國地方黃羽雞種與引進肉雞品種雜交選育而成,具體分如下三種: (1)石岐雜肉雞。產于廣東省中山市,母雞體羽麻黃、公雞紅黃羽、脛黃,皮膚橙黃色。 (2)新興黃雞2號。華南農大與溫氏南方家禽育種有限公司合作培育,抗逆性強,能適應粗放管理,毛色、體型均勻一致。 (3)嶺南黃雞,是廣東農科院畜牧研究所培育的黃羽肉雞,具有生產性能高、抗逆性強,體型外貌美觀、肉質好和“三黃”特征。 一、黃羽肉種雞的飼養管理 目前我國各黃雞育種公司育成的黃雞配套系主要為仿土雞類型,即在配套中引入有隱性白品系的血液,其父母代種雞的生產性能較高。黃雞父母代種雞的飼養管理,可分為三階段進行,即育雛期的管理、育成期的管理和產蛋期的管理。另外,種公雞的飼養管理也需特別注意。 (一)、種雞生產性能 下表為黃羽肉雞父母代種雞主要生產性能指標:
(二)、父母代種雞育雛期的飼養管理 1.育雛期的管理目標 雛雞的抗病力差、消化能力弱、對外界環境敏感、適應性差,在管理上要求精心細致。育雛期的管理目標:一是要保證高的育雛成活率,6周齡成活率要達到95%以上;二是要保證雞雛的正常生長發育,6周齡體重必須達到600g;三是要保證較高的均勻度,各周齡的均勻度應達到75%以上。 2.育雛期的管理 (1)育雛方式 育雛期可先擇平養,也可進行籠養,只要管理得當,均可獲得良好的生產成績。在平養時,建議采用網上(柵上)平養,這對保證雞群健康、提高成活率有利。 (2)初生雛的處理及對雞質量的要求 雛雞出殼24h內注射馬立克苗;進行人工雌雄鑒別,鑒別率要求達95%以上;父系公雞斷趾,以區別父系公雞與母本漏檢公雞。 (3)育雛溫度 溫度是良雛的首要條件,必須嚴格而正確的掌握。第一周育雛溫度為32~35℃,以后每周降低2~3℃,至6周齡達18~20℃. (4)飼養密度 高密度飼養,有百害而無一利。飼養密度與雞群的生長發育、雞舍環境、均勻度、雞群健康密切相關。但是,飼養密度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應隨著雞舍條件,特別是通風條件、飼養季節而有所變化。 適宜的飼養密度見下表:
3.育雛期的飼養 育雛期的自由采食,以促進其何況的充分發育,務必達到各周齡推薦的標準體重。參見下表:
(三)、父母代種雞育成期的飼養管理 黃雞配套父母代種雞,從第七周開始進入到育成階段,育成期管理與育雛期有很強的連貫性。這段時期飼養管理的好壞,決定了雞在性成熟后的體質、產蛋性能和種用價值。在育成期,雞對外界環境有較強的適應能力,消化能力、抗病力也有所增強,在正常的飼養管理條件下,雞較少死亡。種雞在育成期需進行限制飼養。 1.種母雞的限飼方案 父母代種母雞推薦的限飼方案如下表:
2.限制飼養時的注意事項 (1)限制時間 黃羽肉種雞與白羽肉種雞相比,生長速度相對較慢,母雞限飼應在7周齡開始進行,此前自由采食。 (2)選擇與淘汰 在育雛結束時,結合轉群,將少數毛色發麻、發白、發黑,脛發白等外觀不符合要求的個體淘汰。將生長發育不良、體重過小和體格較弱的雞移出或淘汰,因為這些雞經不起強烈的限飼,即使存活下來,也是不合格的種母雞,產蛋少,浪費飼料。 (3)斷緣 限飼時雞群易發生惡癖,特別是開放式雞舍,應在限飼前進行斷喙。斷喙除了防止啄肛、啄羽外,還能防止飼料浪費。斷喙要在6至10日齡進行。 (4)體重和均勻度的控制 體重稱量和給料量的確定方法與白羽肉雞相同。父母代種雞各周齡的均勻度應在75%以上,越高越好。 更多家禽資訊、行情、精華資料請登錄中國畜牧人網站家禽頻道: http://www.gzdxslyou.com/poult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