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產蛋期 在產蛋前完成所有疫苗注射工作,產蛋準備工作完成。制定規范的飼養制度和管理方案,減少應激,給予適宜的溫度(15℃~21℃),為雞建立一個適宜的產蛋環境。堅持定期帶雞消毒(夏季噴灑百毒殺,菌毒威等,冬季用過氧乙酸薰蒸)。減少公母混群間的啄斗和有利于新秩序建立,生長期,公雞飼養在母雞欄中間以相互熟悉,公雞并入母雞應在晚上進行,公母之間不宜差別太大,有的公雞體成熟比母雞晚,母雞打斗公雞,公雞體成熟比母雞早,公雞打斗母雞,公母雞性成熟和體成熟要同步。飼料過渡:育雛料使用時間太短,母雞骨架太小、公雞脛長較短,使用時間太長,母雞骨架過大。20周時母雞采食飼料蛋白質的累加不低于1200g,能量累加不低于92.11千焦。光照過渡、管理過渡等同步進行。見蛋后,避免地面蛋、啄蛋等不良行為,幫助母雞熟悉環境、建立良好的行為及條件反射,以減少后期不必要的重復勞動。 產蛋期喂料量20周時114g,25周時140g,根據產蛋遞增、蛋重、母雞體重等加料,產蛋率達45%時155g,產蛋率每增加10%,每只雞增加5g,直到每只雞每天175g。產蛋率45%~50%喂高峰料,每只雞每天175g。測定的生產指標和實際的生產指標及產蛋環境要吻合,否則產蛋率達不到高峰,母雞過肥,產蛋持續時間短。若加的高峰料預計的比實際的產蛋率低,高峰很快會跌下去,產蛋持續時間短。 溫度管理尤為重要,特別是溫差大的季節,雞并不表現臨床癥狀,僅表現糞便變稀或生產水平下降。特別注意高溫季節的管理。除采取一定的降溫措施外,要減少飼喂量(增加飼料蛋白質1%~2%、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增加2~3倍)。 產蛋期減料一般從33~35周開始。產蛋前期建立的一切程序,不得隨意變更。如配方、飼喂時間,飼喂數量、環境溫度、衛生條件等。否則任何不良應激都會導致生產水平急劇下降。若產蛋高峰未達到80%以上,管理也不要松懈,因為維持這種產蛋率的時間越長,總產蛋數會適當彌補高峰未上去的缺陷。疾病性因素除外,產蛋期減料,高峰2~3周后開始減料,每周每只減2~3g,不要在氣溫低或雞體況不好的情況下減料,以后每周每只減1g。根據母雞體重、產蛋率、蛋重減料也是一種方法,各場應根據自己熟悉的情況執行。在45~50周齡,最好再注射ND+1BD,這樣能保證仔雞有較高的母源抗體。產蛋后期應注意公雞體重及腿病,注意受精率、孵化率。產蛋期有條件的可實行公母同欄分飼,有利于公雞的健康和旺盛的活力,減少腿病。
![]() |